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

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分門別類介紹各地的古建築與建築裝飾工藝。

▼
2025/08/29

為什麼我們可以一眼就能認出中式建築?

›
上面這一棟建築是位於台北市臨沂街,是已經歇業的著名餐廳「馥園」,因為其屋頂的飛簷,我們直覺的知道這是一座中式建築。中式建築因為其屋頂的形狀非常有特色,因此可以輕易的與西方建築區別出來,這是我們漫步街頭時常有的經驗。 中式建築的屋頂形式 梁思成對中國建築的屋頂下了註腳:屋頂是『中國...
2025/08/21

前方南後方北-中國傳統方位的觀念

›
陝西歷史博物館 漢 四靈獸瓦當 位於北半球的中國,一年四季太陽都是從南方照射過來,而冬天的寒風則是由北方而來,因此中國歷代主要建築總是採取『座北朝南』的方位,將大門開在南方以吸收陽光避開寒風,這個方式使得建築的方位有了一個準則。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
2 則留言:
2025/08/18

霞海城隍廟 正立面交趾陶作品

›
「陣頭」之八家將 台北市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座落於最繁榮的迪化老街之上,從1859年落成迄今,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一百多年來一直是北台灣香火鼎盛的寺廟之一。而它創建的歷史雖不算長,但卻一直維持初建時的廟宇格局,而並未有太大的改變,因此反而使其廟宇建築保存相當多清代街屋式廟宇的特色。...
2025/08/16

剪黏工藝欣賞(四一) -霞海城隍廟 內殿剪粘、交趾陶作品

›
陳天乞 祈求吉慶 剪粘 霞海城隍是1821年從福建霞城遠渡重洋來到台灣而得其名,爾後在本地落地生根,成為台北城的守護神。霞海城隍廟座落於最繁榮的迪化老街之上,從1859年落成迄今,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正如台灣許多位於傳統聚落街區的廟宇一般,侷限於街區建築的地坪不夠寬闊,再加上大稻...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關於我自己

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
個人對古建築的愛好已經有三、四十年,經常假日到處拍照,累積超過十萬張古建築相關的相片。 這個部落格是我把歷年來收集的資料以及圖片重新整理,並在這裡做系列發表的園地,針對中國式古建築的各單元分門別類加以介紹,每次針一個建築單元做一簡短說明並配上相關圖片,希望能幫助各位讀者和我一樣慢慢欣賞古建築之美。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