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05/31
山牆-牆的另一面風景
標籤:
傳統建築
2014/05/23
2014/05/17
剪黏藝術欣賞(二) 台北保安宮(續)
保安宮屋頂使用傳統剪黏裝飾主要座落在主建築的三大殿:主殿、前殿(拜殿)、後殿,以及兩側鐘鼓樓。另外近年先近年新修建的凌霄保殿則使用北方式的屋頂形式,以琉璃瓦覆蓋為主,就沒有使用南方式的剪黏來裝飾屋頂。前面一篇介紹了主殿、前殿(拜殿)的剪黏,這一篇我們接著再介紹後殿、鐘鼓樓以及比較特別的內容。
後殿正面
後殿正面
後殿正面,也是雙龍搶珠,不過此處的龍珠是火龍珠,外面有熊熊的火焰。 |
![]() |
此處的脊飾以交趾陶製作,主題是北極仙翁+八仙 |
![]() |
以藍色來表現龍的身體是比較少見的作法 |
後殿背面
![]() |
後殿背面,此處的脊飾以交趾陶製作,主題是人物戰馬,需要再請教專家這個故事的內容。 |
![]() |
這一對吐水的鴟吻,顏色鮮豔,造型也特別。 |
![]() |
中脊脊飾再次使用豐富的水族動物 |
![]() |
龍龜及麒麟,都是神話吉祥動物 |
![]() |
喜上眉梢,可以看出師匠師高超的技藝 |
剪黏裝飾通常大量用於屋頂,另外牆壁上的水車堵也是另一處常可以看到剪黏的區域。保安宮正殿背面的水車堵上有一組剪黏裝飾,以瓷碗片表現花果靜物以及博古圖。當我們到後殿拜拜時就可以很容易看到這些內容。
![]() |
這組作品可以清楚看到部分素材使用碗的破片製作 |
鐘鼓樓
保安宮興建時是以對場作拼場,鐘樓與鼓樓分別由不同匠師主持興建,屋頂裝飾各有千秋。
![]() |
鐘樓 |
![]() |
鼓樓 |
垂脊上的人物戰馬
屋頂垂脊的前緣通常都會以忠孝節義歷史故事以及人物戰馬來表現,稱為「牌頭」。匠師巧妙的利用剪黏將一個故事濃縮在一幅立體的圖像中,讓屋頂看請來非常熱鬧。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剪黏藝術欣賞(二) 台北保安宮
在台北市要欣賞剪黏裝飾藝術,大龍峒保安宮是一定不能錯過的重要據點。
大龍峒保安宮原來是地方公廟,但是現代已轉型為集宗教、文化、教育、藝術於一身的廟宇,特別是古蹟建築與修復更是身受國內外矚目,它是古蹟保存與傳統工藝重現一個非常好的案例。保安宮屋頂上精緻的剪黏裝飾是保安宮所修復的眾多元素之一,無庸置疑絕對是一流的作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