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古建築裝飾工藝- 八仙

八仙綵-林安泰古厝
 
在中國人的傳統生活裡經常看的到「八仙」的影子,所以我們對八仙並不陌生,譬如傳統上家裡有人結婚或喜慶時,一定會掛「八仙綵」,神桌也經常會有八仙畫像等等。寺廟建築也常用八仙來裝飾,它不一定放在顯眼的地方,但注意一下屋頂、神桌、牆壁或門框,經常可以看到八仙的,有時候也會在其他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2022/08/21

台北福景宮 「石景仔土地公」傳統工藝裝飾


座落在台北市基隆路、光復南路交匯口的「福景宮」,旁邊高樓大廈林立,傳統寺廟的建築在這裡顯得特別突出。這座位於市區的小廟小廟卻有多組精美的傳統工藝裝飾,包含陳天乞司阜的交趾陶、灰塑上彩作品,陳天乞司阜和陳世仁老師祖孫的剪粘作品,以及黃龜理司阜的神龕木雕等,值得各位朋友一探究竟。

上一篇  剪黏工藝欣賞(廿六) - 台北福景宮  以剪粘作品為介紹重點,本篇則介紹其他工藝裝飾。

2022/08/13

「人生四暢」─掏耳、撚鼻、搔背、伸腰

四尊「人生四暢」木雕的位置,左右各兩尊
 
鹿港天后宮(舊祖宮)
鹿港天后宮正殿神龕前欄杆上方有幾尊木雕,一般人在天后宮總是虔誠的敬拜媽祖,不會注意到這四尊稱為「人生四暢」的作品。

四暢乃「舒暢」之諧音,以人體四種自然舒適之姿態─掏耳、撚鼻、搔背、伸腰,表現出生活中最舒暢的小動作。據鹿港天后宮官方網站介紹,這『位於正殿神龕前欄杆上方,是泉州匠師連吉師(黃連吉)的作品,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匠師將人生百態呈現在廟宇的裝飾藝術上,更為寫實。』。
我在30幾年前開始拍傳統建築的相片時就已經注意到這四尊木雕,幾乎每次去天后宮都還是免不了再重拍一次。

2022/07/30

剪黏工藝欣賞(廿六) - 台北福景宮


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到寺廟,但本次介紹的這間地方性的小廟卻滿佈大師的創作。

座落在台北市基隆路、光復南路交匯口的「福景宮」,旁邊高樓大廈林立,傳統寺廟的建築在這裡顯得特別突出。這座位於市區的小廟小廟卻有多組精美的傳統工藝裝飾,包含陳天乞司阜的交趾陶、灰塑上彩作品,陳天乞司阜和陳世仁老師祖孫的剪粘作品,以及黃龜理司阜的神龕木雕等,值得各位朋友一探究竟。

台北福景宮的沿革, 根據'臺灣宗教文化資產'的介紹:
『位於臺北市鬧區的福景宮為主祀福德正神的廟宇,創建於日大正年間(西元1921年),創建之初位於原瑠公圳灌溉範圍,所以被當地民眾視為「顧水土地公」,又因鄰近瑠公圳灌溉支線的小水門(人稱「石景仔」),得名「石景仔土地公」。』
『福景宮現址位於基隆路、光復南路交匯口,緊臨臨江觀光夜市、信義商圈,現址土地是由民國68年(西元1979年),是集眾善信徒熱心捐募向水利會買下,並予以修整。』
『福景宮原是鄰近瑠公圳灌溉支線之鄉土土地公廟,於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拆除重建,又於民國54年(西元1965年)由陳天乞(西元1906-1991年)率陳世仁(西元1951-年)進行修整。』
原文連結:臺北市福景宮

本篇先介紹這座又稱「石景土地公」廟的幾組剪粘作品。

2022/07/23

澎湖 文石書院 - 書院介紹之十八

文石書院門額

 
2022年6月我終於第一次前往澎湖,最重要的拜訪目標就是澎湖文石書院,為我多年前寫的「清代在台灣建立,尚存的20所書院」介紹完成這一系列報導的拼圖。

文石書院是昔日澎湖唯一的書院,也是最古老的學校,創立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後於中法戰爭中受到破壞,日據初期,文石書院被設立野戰醫院,醫院撤走後書院被重修改建為澎湖孔廟。
文石書院坐落在今馬公市新生路澎湖生活博物館旁,為澎湖教育的發源地。
初建之時裡面祀奉了魁星之神,所以又名「魁星樓」,後來又經歷任數次重修;1895年地方人士為了保存中華民族固有文化,將文石書院改為孔廟;直到國88年,澎湖縣政府編列預算重新修建,成為今日樣式,因此目前又稱為「澎湖孔廟」。

文石書院與孔子廟簡介 碑



文石書院與孔子廟
文石書院的沿革,以及命名為文石書院的原因,澎湖縣政府立的碑文說明的最清楚:
文石書院與孔子廟簡介
文石書院為乾隆三十二年(西元一七六七年),第十八任澎湖通判胡建偉所創建者。據志載:胡氏初蒞澎湖,即感於澎湖一隅,自入版圖,已有八十餘年,未設書院,而教官則又遠阻重洋三百餘里,為膠庠之所不及,生童有志師式前賢,問道無門,學鮮良師,致有望洋興嘆之實情,乃於公餘之暇,編輯諸儒入德之方,讀書之法,作文之式以為模範,行季月課之外,並應貢生許應元等之請,倡建書院。既成,榜曰「文石書院」,自任山長。自是化民造士,不遺餘力,蔚起文風。文石者,澎之特產也,其石五彩紛繽,文章炳蔚,以石之文而期品人也,故取而為書院名云。自初建以至日寇陷澎之間, 閱一百二十八年,弦歌不輟,其為澎湖文教發祥之功, 可謂大矣。
初建時規模宏大,一進,前為頭門三間,中架為樓,樓上祀魁星之神,中為講堂,後為後堂,中祀文昌之神,東西兩翼有精舍各十,為諸生讀書之所。後經歷任通判數次重修,互有增刪,至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人據臺後,地方人士為保持民族固有文化 ,將書院改為孔子廟。民國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先總統蔣公 蒞澎巡視,鑒於孔子廟年久失修,諭飭整建 ,改為現狀。
澎湖縣政府立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原名登瀛樓的「魁星樓」是文石書院唯一僅存之完整建物
魁星樓位於孔廟襦星門後方左側

文石書院門額
文石書院改為孔廟後,目前僅存一棟獨立的「魁星樓」是當時文石書院唯一留下來的建物,以及展示在生活博物館和孔廟交界處存放的文石書院門額,在這裡見證這裡曾為文石書院的歷史。

這兩塊文石書院門額為文石書院之見證

仰之彌高
文石書院

 

魁星樓
「魁星樓」當然是標誌性的建築,同樣有碑文說明:
登瀛樓簡介
文石書院始建時,頭門三間之中架樓,祀魁星之神,名「魁星樓」。嘉慶四年,時之通判韓斐聲移祀魁星神於後堂樓上。道光九年春,通判蔣  鏞移建魁星樓於書院之巽方(今址),以取文明之象,同時易名為「魁星樓」。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重修,越明年山長施  槃為之記(記存澎湖廳誌)。其節云:「樓高二大有奇,巍峨聳峙,煥然一新,可以窮三十六島之嵯玡,聽三萬里波濤之澎湃,為西瀛之一大壯觀,洵是為士人登瀛之兆焉。」 民國五十二年改建孔廟時,政府珍視文物加意保留,而成為文石書院唯一僅存之完整建物,只因年久,傾圯嚴重,政府乃於民國六十六年依其原形撥專款撤基重建,以存古蹟。
澎湖縣政府製。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魁星樓剪影
 
魁星樓正面
魁星樓祀魁星之神

登瀛樓簡介 碑

孔廟
孔廟是的中華民國六十八年新蓋的建築,基本上中規中矩,建築裝飾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這裡僅放了幾張相片,就不特別做介紹。

孔廟大成門

孔廟正殿(大成殿)

澎湖孔廟正殿屋頂
正殿屋頂泥塑裝飾



前一間書院介紹:
台中 大肚磺溪書院 - 書院介紹之十七
台中 大肚磺溪書院 - 書院介紹之十七(續) 屋頂裝飾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介紹清代在台灣建立尚存的20所書院

2022/06/19

笨港水仙宮 「影塑」 作品欣賞之二

這一篇介紹笨港水仙宮幾幅比較斯文的小品影塑,以及一幅「富貴圖考」作品。

「影塑」是一種堆灰的壁塑工法,以半立體方式表現人物造型,人物的身體稍微浮出牆面,頭部則更加突出,完成後再由彩繪師上色,是堆花與彩繪結合、具有立體效果的壁畫工藝,匠師稱為「半浮仔」。笨港水仙宮的影塑作品共有十二幅,堆花部分是由彰化師江清露師所做,再由陳玉峰彩繪,由兩位大師組合的作品是全台僅見。

另一篇介紹水仙宮大型 影塑作品,請點擊以下連結:
笨港水仙宮 「影塑」 作品欣賞之一

拾玉鐲

拾玉鐲 2015年4月拍攝

拾玉鐲 2022年1月拍攝

拾玉鐲 局部

 

2022/06/18

笨港水仙宮 「影塑」 作品欣賞之一


笨港水仙宮主祀水仙尊王,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是國定二級古蹟。

笨港水仙宮有一項非常有特色的裝飾作品,它是一種堆灰的壁塑工法,以半立體方式表現人物造型,人物的身體稍微浮出牆面,頭部則更加突出,完成後再由彩繪師上色,是堆花與彩繪結合、具有立體效果的壁畫工藝,匠師稱為「半浮仔」,在介紹笨港水仙宮的文章則以「影塑」稱之。笨港水仙宮的影塑作品共有十二幅,堆花部分是由彰化師江清露師所做,再由陳玉峰彩繪,是在民國37年(公元1948年)整修時所完成。雖然在其他地方(如北港朝天宮)也可以看到這種型態的作品,但水仙宮作品數量之多為全台少見,更重要的是兩位大師的組合那更是全台僅見。

這十二幅作品,分別是「貴妃醉酒」、「貂蟬嘆月」、「拾玉鐲」、「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轅門斬子」、「神槍暗傳」、「富貴圖考」、「南清宫姑侄相會」、「三顧茅廬」、「桃園結義」,及兩幅風化嚴重,戲齣名已無法辨識的作品。

我在2015年4月第一次拜訪笨港水仙宮,直到最近一次2022年1月中間共計三次前往,由歷次所拍下的相片記錄可以看到這些作品經時間歲月的洗禮,保存的狀況每況愈下,必須經過專業的修復才能回復原來的風采。這篇文章就為這些作品留下記錄。本篇請欣賞幾幅大型的作品。

2022/06/05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專題

 「剪黏」這項傳統工藝在台灣非常興盛,已經成為台灣寺廟裝飾中很重要的裝飾工藝。剪黏的技藝起源於華南,台灣的剪黏流派則分別自閩南及潮汕傳過來,有所謂的「南何北洪」的說法,分別指北部的洪坤福和南部的何金龍;洪坤福司出生於福建廈門鷺江,代表來自福建傳承的剪黏工藝,作品著重形勢,不拘細節;何金龍, 字翔雲,廣東汕頭人,為清末民初汕頭地區的剪黏司傅,人稱金龍司,他為台灣剪黏發展帶來潮汕「潮州嵌瓷」的風格和技藝,作品的特點則是作工精細,使用瓷片粗細的掌握恰如其分。

2019年8月我參加由陳仕賢老師策劃的【跟著堂主去旅行】潮州古建築團前往潮汕地區參訪,第一次見識到潮汕地區驚人的工藝發展,過程中驚嘆連連。由於我長期在紀錄台灣的剪黏,對於前往拜訪在台灣素有「北洪南何」之稱的的南派剪黏祖師爺何金龍大師的發源故鄉自然特別重視,因此這次潮州行我特別用更多的心力去記錄所看到的潮州嵌瓷(剪黏),在這此行看到潮州嵌瓷跨越不同年代的作品,收獲滿滿。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卅五)- 潮州開元寺 小品作品集


潮州開元寺佔地廣大,需要裝飾的建築物也很多。在潮州作為建築外觀裝飾首要工藝的潮州嵌瓷,自然在開元寺裡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前面兩篇介紹的都是主要建築的屋頂裝飾,也是視覺的焦點,這一篇介紹的嵌瓷工藝就位於比較不顯眼的地方,這是位於開元寺側門和大悲殿這一區的獨立空間,外圍環繞一堵很長的長廊與其他區域隔開。中式長廊的屋頂西施脊上佈滿花鳥和博古圖的嵌瓷裝飾,我發現這些作品很能展現潮州嵌瓷的傳統風格,特別把它們一一拍下來,讓各位朋友可以欣賞這些嵌瓷作品的不同風情。

2022/05/31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卅四)- 潮州開元寺 地藏閣和觀音閣


前一篇介紹了潮州開元寺幾座「殿」的屋頂嵌瓷裝飾,共同的特點就是主題簡單、形體碩大,但卻可以凸顯建築的莊嚴。
在開元寺中庭的兩側有兩座以「閣」為名的建築,一是位於龍邊的地藏閣和位於虎邊的觀音閣,這兩處屋頂就恢復潮州嵌瓷慣有的布置,以小巧精緻、豐富的內容為設計製作重點。

潮州開元寺地藏閣
潮州開元寺的地藏閣位於龍邊,和觀音閣相對。
地藏閣入口牌樓實際上是長廊中間的一個開口,因此在這一間的屋頂上做了一段比較高突的屋頂,並在屋頂的西施脊上施作嵌瓷裝飾,空間的配置一看就知道是一道門。入口牌樓屋頂的嵌瓷裝飾,先由中間的博古圖往外延伸,接著是兩隻回頭看的小獸(應該是獅子,但又不太像,大家不妨提示看看),最外面就是傳統的花鳥作品,西施脊上另外還有兩隻鰲魚。規帶的兩側一般用龍紋來裝飾,而這裡的牌頭布置應該是開元寺嵌瓷裝飾常用的作法,以整齊的瓷片框住外型,並搭配花、鳥(或小獸),簡單又有味道。最後在屋脊的兩端一定會用捲草來結尾。捲草是潮州嵌瓷非常重要的裝飾主題,本篇下方有裝飾主題的網頁連結,可以前往欣賞更多的作品。
進入門樓後才是地藏閣建築。地藏閣的屋頂,花草、鳥獸、博古圖佈滿整個西施脊,包含兩邊的規帶、牌頭也裝飾著豐富的嵌瓷,看起來非常熱鬧。潮州嵌瓷特有的屋脊小獸,(以鰲魚、小獅子、貓狗為大宗)置於脊的上方上,這裡當然也不會放過,讓屋脊的裝飾空間更為活潑。與開元寺其他三個殿的屋頂比較,地藏閣的屋頂嵌瓷比較像傳統的潮洲嵌瓷,豐富、熱鬧、多彩。

2022/05/30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卅三)- 潮州開元寺 三大殿


根據記載,潮州開元寺位於潮州市區開元路,原占地100畝,現存20.3畝,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稱開元寺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起改稱為開元鎮國禪寺至今。開元寺經歷代修建,保留了唐代平面佈局,又凝結了宋、元、明、清各個不同朝代的建築風格和藝術特色。

做為潮洲重要的寺廟,屋頂的裝飾當然是用當地的潮州嵌瓷工藝來製作。目前我們所看到開元寺屋頂的嵌瓷,應該都是1980年開元寺進行大規模重修實施作的作品,這在潮州地方志《凤塘镇志》有這麼一段记载:『潮汕嵌瓷艺术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期时都留下了杰出的作品。潮州开元寺现存的嵌瓷作品是1981年完成修复,时值改革开放,这里的嵌瓷创作集结了当时的著名嵌瓷匠师林钧河、赵深、赵怀思等。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潮州传统嵌瓷的基本面貌,这是一处可以穿越时代的杰出创作。』

大陸的佛寺佔地、規模通常都不小,其中比較重要的建築通常稱為「殿」,也代表該座建築在整個佛寺院落中的重要性。在潮州開元寺中軸線尚有兩棟最重要的建築,一是山門進入後的天王殿,以及整個寺院的核心建築:大雄寶殿,開元寺的正殿。另外還有一座大型的佛殿,是位於院區左側做為平常入口處,在2005年才落成的大悲殿。

有關潮州開元寺的沿革歷史、建築與文物等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
百度百科:开元寺 (广东省潮州市的景点)


本篇就來欣賞這三座雄偉的佛殿建築屋頂的潮州嵌瓷裝飾。潮州開元寺的風格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大器」。由於開元寺的建築普遍高大寬闊,尤其是這三座佛殿更是雄偉,傳統的小品嵌瓷作法在這裡恐怕不成比例而顯現不出裝飾的效果,因此這裡的嵌瓷不僅僅是傑作,作品大小的比例恐怕也是目前各地現存作品中作為碩大的嵌瓷。整體而言,我覺得潮州開元寺的嵌瓷工藝可以視為潮州嵌瓷各種不同風格中,大型製作一端的代表性的作品。

2022/05/14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卅二)- 博古圖


博古圖案是指將包括瓷器、玉器、 奇石、銅器等各種古器具,以及各種花卉、草木的裝飾圖案集合而成的圖案,常用作為建築及家具的裝飾圖案。因此之故,博古圖是古建築很常見的裝飾題材之一。

據記載,博古圖的出處來自《宣和博古圖錄》,
據維基百科上的報導:『《宣和博古圖錄》或稱《博古圖錄》,由北宋宋徽宗敕撰,王黼編纂,收錄宣和殿所藏古青銅器的譜錄。』
『大觀初年(1107年)開始編纂,成於宣和五年(1123年)後,三十卷,著錄當時北宋皇室在宣和殿所藏自商至唐的銅器八三九件,分為鼎、尊、罍、彝、舟、卣(音'有')、瓶、壺、爵、觶(音'至')、敦、簋(音'軌')、簠(音'府')、鬲(音'格')、鍑、盤、匜(音'移')、鐘、磬、錞于、雜器、鏡鑒等,凡二十類。每類有總說,每器皆摹繪圖像,勾勒銘文,記錄尺寸、容量、重量等,並附考證,注有比例,考證頗為精審,每據實物訂正《三禮圖》之失,所定器名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