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5

「剪黏」專題-馬來西亞檳城篇

剪黏在台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是台灣寺廟裝飾中很重要的裝飾工藝。以前一直以為大陸已經失傳,想不到是自己井底之蛙的視野,2017年7月我隨著陳仕賢老師前往泉州,2018年5月再隨著康諾錫老師前往檳城,發現剪黏這項工藝不但在大陸一直存在,在海外有華人移民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剪黏工藝在那裡有不同的發展,當然因為地域或其他歷史因素各自發展的結果各地會有些微的差異,卻讓我們在觀賞這些剪黏作品另有一些不同的體會。

有關剪黏工藝的,我已經整理了三十幾篇介紹各種剪黏工藝的報導,對於台灣本地的剪黏工藝介紹已集結到  「剪黏」專題-台灣寺廟篇 「剪黏」專題-台灣寺廟篇   這裡,而對於泉州剪黏所介紹的內容,我也匯集成在 「剪黏」專題-泉州篇 ,方便各位朋友連結閱讀。檳城是海外對中華文化保留非常好的重鎮,這一篇則集結我第一次拜訪馬來西亞檳城對檳城剪黏工藝的初步觀察,讓各位讀者瞭解檳城這裡工藝保留的現況。以中國古建築保存的角度而言,檳城這裡實在是太精彩了,我一定會再安排時間去參訪。


馬來西亞檳城剪黏工藝的特點
馬來西亞華人指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來自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後代,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在2000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裡,華人的方言被分為九大類,即閩南(馬來西亞大多數稱為福建)、廣府、客家、潮州、海南、廣西、福州、興化、福清及其他小語言群,這也可以說是馬來西亞華人原鄉的主要分布地。

檳城華人據統計有超過40%以上,華人祖先南來到馬來西亞檳城的時候,也一併把家鄉的信仰文化帶來,他們希望來自家鄉神靈的庇佑,能在異鄉繼續堅持下去,因此興建了許多廟堂。檳城景點中有不少的廟堂,而這些廟堂很多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甚至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史的證據。在檳城,我們走訪的中式古建築除了廟堂外,最多的就是華人依姓氏群聚在檳城所興建的五大姓氏公司與會館。檳城的宗祠名為「公司」,其實是一種『社團組織』而非貿易行為,源于華人移民的南來,通過血緣、姓緣、地緣關係,團結客居同胞以接應新移民。「公司」或會館緊密格局,以祠堂為中心,屬於公司的建築三面或四面圍繞、相互比鄰帶有防禦性質,這可以用龍山堂邱公司(Khoo Kongsi)為代表,另外還有謝公司、葉公司、楊公司、林公司、陳公司等等。 

檳城華人在修建這些寺廟宗祠時,紛紛聘請原鄉的匠師前來興建,因此盛行於華南福建、潮汕等地的剪黏工藝也自然傳到南洋檳城。這種傳承自中國華南地區卻在海外發揚的工藝,除了保留原發源地的特點外,由於歷史的淵源,在馬來西亞卻有不同的發展軌跡。

在檳城深度自由行成行之前的介紹會裡,康鍩錫老師就以檳城的觀音寺為例子,他提到這間寺廟的屋頂剪黏有馬來西亞華人建築的特色,就是因為有一段時間在馬來西亞取不到大陸進口的剪黏材料而必須就地取材的,再加上施工的工人沒受過正統的剪黏工藝訓練,因此檳城觀音寺的剪黏就呈現了地方上的風格。我查了簡要歷史,中共1949年解放後,自1961年後開始加大扶持馬來亞共產黨等在東南亞各國打游擊戰的共產主義武裝組織,給予大量的武器、經濟、技術、糧食援助。而1957年馬來亞獨立的時候,以東姑阿都拉曼為首的馬來西亞政府需要靠西方維持局勢和經濟穩定,因此實行反共政策,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到1974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始與馬來西亞建交,兩國邦交開始。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馬來西亞和中共沒有經貿來往,造成檳城(可能也是全馬來西亞)在這一段期間無法自大陸進口剪黏的材料,也無法聘請大陸的剪黏師傅前來主持施作。

至於這樣的現實環境對當地剪黏工藝造成什麼影響,一時也無法找到文獻說明。我是這樣解讀:寺廟的新建或修復還是必須克服材料的問題,只好就地取材,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如馬賽克這樣的西洋材料也出現在東方的剪黏工藝中,剪黏上的人偶也不是特別製作,而是用現成的瓷像充數。再加上無法從大陸聘請匠師來施作,只能委託當地的馬來人或印度工人進行屋頂剪黏的修護或施工,在沒有正確工法指導的狀況上,這些工人也就將他們在他們的文化所慣用的裝飾方式用在剪黏上,或是參考其他建築的剪黏作品,依樣畫葫蘆施作上去,於是我們又看到一些傳統剪黏工藝看不到的差異。

註: 在出發到檳城前的行前說明會,我第一次聽到邱公司這個名字很疑惑,「公司」怎麼會和我們要前往參觀的古建築扯上關係?原來馬來西亞「宗祠」以福建話發音,拼音成 KONGSI,翻成中文變成了「公司」所以 公司=公祠=宗祠。


大伯公廟
剪黏藝術欣賞(十二) -馬來西亞檳城 大伯公廟

這次由康鍩錫老師所策劃的「檳城深度之旅自由行」,檳城當地的導覽康老師請到在檳城古建築修復頗負盛名的陳耀威顧問,因此有機會參觀由陳老師主持修復的大伯公廟,並且爬上鷹架近距離觀賞記錄這些剪黏作品。馬來西亞當地的中式建築在屋頂上也使用大量剪黏裝飾,由地面看起來和其他地區的剪黏差異不大,但是在近距離觀看時大伯公廟的剪黏卻和我習知的剪黏工藝有蠻大的差別。據陳耀威老師和康鍩錫老師的說明,因為有一段時間在馬來西亞取不到大陸進口的剪黏材料而必須就地取材的,再加上施工的工人沒受過正統的剪黏工藝訓練,因此有很多作法的是大大不同。大伯公廟的屋頂剪黏作品,應該是委託當地的馬來人或印度工人進行屋頂剪黏的修護或施工,在沒有正確工法指導的狀況上,這些工人也就將他們在他們所慣用的裝飾方式用在剪黏上,或是參考其他建築的剪黏作品,依樣畫葫蘆施作上去,於是我們又看到一些傳統剪黏工藝看不到的差異。

這次在檳城確實看到不少中式建築有類似的剪黏作品,應該都是那個時代不得不的結果。檳城大伯公廟的剪黏作品,就是這樣的歷史背景對剪黏工藝的具體代表。


檳城藍屋(張弼士故居)
剪黏藝術欣賞(十三) -馬來西亞檳城 藍屋

位於檳城蓮花河路的張弼士故居巳有百年歷史,也是東南亞保留得很完整的一座古色古香中西合併四合院。此棟建築在1897年開始動工,花費了七年的時間才完成,由於墻身以檳城盛產藍花Indgofera Arrecta所製制成顏料,然後塗於墻身,建築通體藍色,故以『藍屋』著稱。據說初件建時張弼士故居的牆面也是用白色為底,但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蓮花河路一帶都是藍寶石般的屋宇,可能就在那時改漆成藍色的牆面。如今蓮花河路只剩張弼士故居這一座閃耀著亮眼的藍色。藍色當然不是中式建築常用的顏色,但是檳城藍屋融合了當地的特色,又能夠妥善修復保留下來,也是美事一樁。

張弼士在1916年過世後,其子女疏於照顧終究日益損壞。1989年,檳城一群古跡保護人士,買下這棟破舊的古屋,1991年全面整修,並於1995年對外開放,除了提供民眾參觀, 也開放客房讓遊客住宿。2000年,耗資760萬令吉進行修複完善的張弼士故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亞太文化遺産保護獎。

張弼士何許人也?   
張弼士 (1841-1916)中國廣東的客家人氏,16歲那一年前往現在的雅加達打工,短短的三十年多間,創立了他遠洋航運、礦產、種植、釀酒以及銀行業,以酒、藥材、絲綢、茶、錫礦、橡膠、椰子、咖啡、胡椒、鴉片等等物品的買賣,成為了南洋首富。
張弼士在1893年被清朝委任為檳榔嶼領事官,並在隔年升任為新加坡總領事,負責檳城、馬六甲以及附近的英屬殖民地。『藍屋』在1897年開始動工,花費了七年的時間才完成,在『藍屋』完成之時,張弼士也已經升到了商務考察大臣的職位。

這次的行程原本也有安排前往參觀。由於藍屋現在也是一間開放旅客住宿的高級酒店,因此只在定時導覽時間開放一般遊客購票參觀,所以門禁很嚴,沒有預約導覽的團體只能在門衛旁的小空地枯等。後來因為導覽時間協調的問題最後大家決議不進去參觀。在等待期間我覺得藍屋的剪黏裝飾有相當程度水準,因此就在門衛旁邊的定點拍了此處剪黏裝飾的作品留下記錄。


檳城觀音寺
剪黏藝術欣賞(十四) -馬來西亞檳城 觀音寺

在檳城深度自由行成行之前的介紹會裡,康鍩錫老師就以檳城的觀音寺為例子,他提到這間寺廟的屋頂剪黏有馬來西亞華人建築的特色,就是因為有一段時間在馬來西亞取不到大陸進口的剪黏材料而必須就地取材的,再加上施工的工人沒受過正統的剪黏工藝訓練,因此檳城觀音寺的剪黏就呈現了地方上的風格。由於行前就已經對這間寺廟的名字有印象,雖然剪黏的主題不多也不是很精彩,但是因為它見證某一段時間馬來西亞是閩南寺廟屋頂剪黏歷史,我還是認真記錄下來並撰文介紹。

觀音寺還有另一項特色:若以屋頂的形式來看它應該是閩南式的建築,但是建築正立面的作法則完全跳脫傳統的作法、自成一格無法和傳統的建築形式連結在一起。觀音寺是近年新修建過的廟宇,緊緊挨著大馬路興建,它的正立面是平面的建築,沒有寺廟常見的拜亭或三川殿;外觀看起來是三間不同的寺廟,分別是正中的「觀音寺」,左側的「斗母宮」和右側的「城隍殿」,不過左右兩側門是關起來的,要進入兩側殿參拜必須由中間的大門進入;另外一個顯著的不同是外觀全部鋪上磁磚,可以說這是獨樹一幟的寺廟設計。觀音寺內部的陳設也也一些和我們習見的內容不一樣的,也一併介紹。


檳城天后宮
剪黏藝術欣賞(十五) -馬來西亞檳城 天后宮

檳城天后宮,旁邊則有瓊州會館(其前身是海南會館)緊靠在一起,現在建築的大部分是以「天后宮」為主。 

檳城天后宮並不是檳城著名的觀光景點,網路上只看到這麼一段對天后宮的介紹:『天后宮創立於1886年以前,早年建造會館的材料全是由中國運往檳城的。如今這座建築物是1895年重建的。天后宮主要祭拜海員的保護神“媽祖”,據說當海南人在19世紀移民來檳島的時候,大部份人的主要工作都被其他華人領先了,所以海南人只得投身廚師和漁夫行業,於是就有了拜媽祖的傳統。』

天后宮原來並不在我們的行程表上,只是經過時眾人覺得可以進去看一看也就順道參觀。天后宮是一間新修的寺廟,裡面的裝修、裝飾看得出來非常新,譬如正立面整面牆都是用現代大量生產的石雕製作,所以我也就沒有多拍寺廟內面的內容。倒是屋頂剪黏,我無法判斷它們施作的年代,但應該可以確定不是近年翻修,而且主題風格和我所熟悉台灣某一段時間的屋頂剪黏作法很相似,譬如牌頭處的剪黏使用戲齣人物戰馬和檳城其他的閩式建築誇張的牌頭作法就不相同。檳城天后宮的屋頂剪黏是我所記錄的檳城閩式建築中,和台灣、閩南的作法最相像的,當然天后宮的屋頂剪黏也有獨特的地方,譬如金色身體的龍、麒麟背珠、屋脊捲草的形式等等,多少有一些檳城地方的色彩。

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網友胡紅波老師看到大門相片上可的「瓊州會館」四個大字,判斷天后宮是「瓊州府」籍僑民捐建,也就是海南島僑民的「會館」所在。建築匠師和閩南關係深淺如何?以致於風格上的閩南成分如何?

我是這樣解讀:媽祖信仰源自於福建泉州,幾乎有福建泉、漳移民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媽祖廟、天后宮。傳統上海南島瓊州並沒有自己的獨特建築形式,因此當海南人的漁夫要修建天后宮拜媽祖時可能就去聘請閩南的匠師前來修建,在屋頂剪黏的表現形式上自然呈現閩南建築剪黏裝飾的味道。


文山堂邱公司
剪黏藝術欣賞(十六) -馬來西亞檳城 文山堂邱公司

檳城有很多邱公司(邱氏宗祠),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文山堂邱公司」和「龍山堂邱公司」。由於著名的龍山堂邱公司廟宇曾遭焚毀重建,因此文山堂邱公司目前保留的廟宇建築雖然結構比龍山堂來得小,但年代卻更為久遠。檳城的邱姓因源自福建漳州府,因此這兩間邱公司都是閩南形式建築,屋頂也使用大量的剪黏搭配灰塑來裝飾。

這兩間邱公司因為近年都曾經翻修。如果以剪黏製作的工藝來看,我覺得因為自70年代馬來西亞和中國恢復貿易往來,剪黏的材料取得可以再次由大陸進口,甚至可以請原鄉的剪黏匠師前來主持(這一點純屬猜測),所用的剪黏工藝或是屋頂裝飾的形式和台灣或福建泉漳原鄉近年來新建的寺廟工藝上比較接近。像之前介紹的大伯公廟、觀音寺等因材料取得的困境應時制宜所發展出代表70年代以前的風格,我的觀察是這兩間邱公司的屋頂剪黏可以作為近代馬來西亞閩式建築屋頂裝飾的代表。

雖然是中式建築,畢竟這裡是馬來西亞,它的屋頂剪黏如大型的牌頭裝飾、龍頭脊、捲草裝飾作法、中脊上方以姜子牙號令兵將取代傳統的雙龍搶珠、雙龍寶塔等,這些都十足是馬來西亞華人福建式寺廟剪粘工藝風格。特別是大型的牌頭裝飾以大堆頭為主要風格,可能就是馬來西亞當地特有的作法。

先來欣賞規模比較小,文山堂邱公司的屋頂剪黏。根據馬來西亞華團組織的網頁介紹,(馬來西亞檳城的):『文山堂邱公司是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新江社龍山堂邱公司的分支。在新江社的邱氏族人基本上根據肇基祖的落腳地(稱為角)居住與活動。』『由海墘角五房支組成的文山堂邱公司,早在1878年已經建成了坐落在海墘新路的祠堂。由於著名的龍山堂邱公司廟宇曾遭焚毀重建,因此文山堂邱公司目前保留的廟宇建築雖然結構比龍山堂來得小,但年代卻更為久遠。』
原文出處: 文山堂邱公司

無法查到文山堂邱公司屋頂剪黏最近修建的年代,不過它的屋頂剪黏如大型的牌頭裝飾、龍頭脊、捲草裝飾作法等,剪粘風格以大堆頭為主,都十足是馬來西亞華人閩南式寺廟剪粘工藝風格。


龍山堂邱公司
剪黏藝術欣賞(十七) -馬來西亞檳城 龍山堂邱公司

龍山堂邱公司的屋頂剪黏裝飾和文山堂邱公司一樣可以視為近代馬來西亞閩式建築屋頂裝飾的代表。比起文山堂,龍山堂邱公司的規模更勝一籌。
官網上詳細記錄龍山堂歷次重修的紀錄可以清楚瞭解屋頂剪黏翻修的年代。
1959年 龍山堂第一次重修落成
1987年 修葺龍山堂屋頂
1996~1997年 重修戲臺
1999~2001年 第二次重修

龍山堂邱公司被李乾朗老師譽為華人地區最美的閩南式建築絕不是浪得虛名。除了建築本身精雕細琢外,就以它的屋頂來看,龍山堂的屋頂剪黏裝飾風格和文山堂非常像,但是規模更盛大,尤其是六座大型的牌頭剪黏裝飾(四座在戲臺,二座在主建築)聳立在屋頂上,氣派非凡,光這一些就可以看出修建時大手筆。不過和文山堂比較,除了大型的牌頭剪黏,我們同樣看到中脊的姜子牙、其他部分就是以閩南建築最常用的雙龍搶珠來裝飾,閩南宗祠常用的龍引到沒有出現在這裡。

根據龍山堂邱公司官方網站介紹:『檳城龍山堂邱公司,簡稱邱公司,是馬來西亞華人姓氏宗祠組織中最特出的一個;不只宗族龐大,迄今還延續近六百五十年相當程度的宗族體系,更因擁有緊密圍合的公司建築群和金碧輝煌的祠堂而享譽國內外。』

更多「龍山堂邱公司」的歷史與沿革,請拜訪龍山堂邱公司官網  龍山堂邱公司的歷史


檳城觀音亭
剪黏藝術欣賞(十八) -馬來西亞檳城 觀音亭

檳城廣福宮 Goddess Of Merey,更多人稱之為觀音亭,觀音亭位於檳城喬治市正中心的MASJID KAPITAN KELING路上,這間華人的寺廟同樣也最檳城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寺廟,大約在1800年時由最早移民到檳城的華裔所建。寺廟前插著非常粗壯的香,還有一口古井現已沒在使用,但卻成為市民與鴿子休憩的地方。

前面總共介紹了五間檳城的閩南式寺廟建築,它們的屋頂剪黏作法大概可以用70年代馬來西亞和中國恢復貿易往來為分界,分成兩個不同年代的作法,最後介紹的這座觀音亭,由屋頂形式看來也是閩南式的建築。觀音亭的建築體看的出來已經有用現代的鋼筋水泥材料翻修過,但是屋頂的剪黏裝飾,雖然找不到翻修時間的紀錄,但我覺得觀音亭的剪黏的製作年代應該是比較久遠,相對前面介紹的寺廟,剪黏的作法比較中規中矩,或許可以作為早年(未和大陸斷絕貿易來往前)馬來西亞華人寺廟剪粘工藝的代表,讓我們瞭解早期馬來西亞華人所修建閩南式的建築的剪黏風格。

馬來西亞檳城觀音亭-建築文物和活動

除了欣賞觀音亭的屋頂剪黏裝飾外,參觀時看到寺廟裡外的一些文物和活動也在這裡一併介紹。

網路上對檳城觀音亭的介紹很少,包含當地旅遊介紹的官方的網站也只有極少的篇幅。綜合網路上的介紹,彙整起來對檳城觀音亭可以大概說明如下:「檳城廣福宮 Goddess Of Merey,更多人稱之為觀音亭,觀音亭位於檳城喬治市正中心的MASJID KAPITAN KELING路上,這間華人的寺廟同樣也最檳城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寺廟,大約在1800年時由最早移民到檳城的華裔所建。寺廟前插著非常粗壯的香,還有一口古井現已沒在使用,但卻成為市民與鴿子休憩的地方。』

我們在觀音亭也駐足了一些時間,因為觀音亭的建築體是已經用現代的鋼筋水泥材料翻修過,所以並沒有特別古樸的裝飾留下來。我個人認為觀音亭的屋頂剪黏裝飾可能還比建築主體本身的裝飾、文物還精彩。不過檳城觀音亭畢竟是檳城現存最古老的華人寺廟,在參觀時還是看到寺廟裡外有一些文物和活動和比較特別,尤其是和我習見的台灣寺廟不太一樣,因此也集中在這一篇介紹。


檳城韓江家廟(潮州建築)
剪黏藝術欣賞(十九) -馬來西亞檳城 韓江家廟

潮州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另兩個是廣府人和客家人),其建築的風格和我們習見的閩南建築有些一些差別。因為在台灣很少見到潮州建築,只有台南的三山國王廟是全臺唯一完整的潮州式建築,據介紹原廟中的一磚一木均來自潮州,屋頂全用黑色筒瓦配上綠釉瓦當滴水,灰泥白牆,就連棟樑雕刻及壁上裝飾也出自潮州師父之手,不過我還沒拜訪過無從瞭解,我只能引用李乾朗老師所著的「古蹟入門」書上說明:『屋簷及屋面平直,屋脊的曲度亦較閩南是平緩,不過脊上的剪黏繁複華麗,好像要溢出脊外。潮州師傅善於剪黏是遠近馳名的,所以剪黏的裝飾甚於閩南。』

檳城潮州會館韓江家廟是我們在檳城參訪唯一的潮州建築,也是李乾朗老師稱譽為「華人地區最美的潮州建築」的精美建築。韓江家廟位於檳城皇后路的盡頭,始創于咸豐五(1855)年,原稱潮州公司。2003 年 9 月韓江家廟開始修復工程,全部工程於 2005 年竣工,並且於 2006 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是檳城的一級古蹟。

本篇介紹韓江家廟的屋頂剪黏(潮州當地稱為嵌瓷)裝飾。這裡的屋脊比較平緩,屋頂也是以剪黏裝飾為主。不過仔細比較,嵌瓷作品的表現方式和閩南式的屋頂剪黏還是有些不一樣:
譬如我們在屋頂上看到雙龍大部分以「雙龍寶塔」或「雙龍搶珠」來表現,但這裡則是在雙龍中間做了一尊坐在屋中的佛像;屋脊的鳳凰後面各做了一尊貴妃醉酒似的臥美人;而牌頭上的裝飾主題也是另外一個趣味看點,前面樓房使用灰塑(彩塑)為主、嵌瓷為輔,無庸置疑是戲齣故事,但戲齣的後面又緊挨著立了一組大型剪黏人物以及一尊灰塑的侍從。

韓江家廟共分三進,分別是門廳、中廳和後廳,讓我們依序來欣賞潮州式的剪黏作品。

另外,在寫這篇報導以前,誤以為潮州人是客家人的一支,其實是錯誤的,經檳城古蹟信託會主席林玉裳女士指正才認識到潮州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特此致謝!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剪黏」專題-台灣寺廟篇 
「剪黏」專題-泉州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