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觀」是台灣彰化市的國定第二級古蹟,當地居民稱作「天公壇」,建於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是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2006年4月9日元清觀遭回祿之災,正殿與廂廊燒毀,之後進行古蹟的修復,官方記載於2010年12月初重修完成。
我在2011年10月20日第一次拜訪元清觀時鷹架還沒完全拆除,整修其實還在進行,正好看到三川殿的斗拱和門神正在彩繪,當時就隨意拍了些相片。隔了五年後終於在今(2016)年5月21日第二次拜訪元清觀,寺廟早已修復完成,我又拍了當時在彩繪的門神和斗拱相片,正好做個前後比較。
在我走訪傳統建築的歷程中只有少數一兩次正好碰到整修中還可以開放參觀的,算來這也是我'古建築之旅'難得的篇章。
2016/06/24
2016/06/17
新港奉天宮-陳三火剪黏作品上架永久典藏
![]() |
火獅正在施作剪黏作品上架。 相片由陳三火老師提供,攝於新港奉天宮施工現場。 |
2016/06/11
「淡水鄞山寺」整修前後比較
「淡水鄞山寺」建於道光二年,至今已逾一百七十餘年,之後雖歷經多次修繕,到目前還大致維持了清道光初年興建時的建築樣貌。淡水鄞山寺於民國七十八年經公告為二級古蹟。
在淡水鄞山寺右側迴廊的牆上有一面紀念碑「鄞山寺修建記事」,記載民國八十年鄞山寺修復的說明。其中有一段文字提到本次修復的原則:『民國七十四年...聘請私立淡江大學教授李乾朗先生負責本寺之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為求完美所有材料工法遵循古法修建而以建材應採用原建築相當之材料經多年蒐集遂於民國八十年開始整修歷經二十個月施工於民國八十一年底全部竣工自創見至今已歷壹佰玖拾餘年雖經多次整修尚能保持原有風貌足見我汀重後裔維護我祖業之胸懷與精神』由於當時廟方主事者有這樣的堅持,讓我們在二十一世紀還可以看到這座在清道光年間興建的寺廟依然維持清朝興建時的原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