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台灣寺廟巡禮-頭城慶安堂、頭城喚醒堂

多年來走訪台灣的寺廟紀錄裝飾工藝,自然對寺廟所供奉的神明、建築風格及裝飾工藝等有深刻的理解。造訪的過程中也經常會發現比較特別的寺廟,通常都會先盡可能紀錄,有空再撰寫介紹分享。

宜蘭位於台灣的東北角,早期和台灣西部因交通不是那麼便利,因此慢慢的在很多方面都發展出宜蘭當地的風格,前往拜訪時總會有一些特別的發現。本篇所分享的兩間位於宜蘭頭城的小廟,或許大部分的朋友沒有機會前往造訪,不妨藉由這一篇介紹認識一下宜蘭小廟的特色。


宜蘭頭城慶安堂 頭城慶安堂位於頭城市場裡的巷弄中,因為外觀已改建成鋼筋水泥,屋頂還是用鐵皮覆蓋,原本不會特別注意,有一次突然心血來潮走了進去,才發現這間小廟大有來頭。

頭城慶安堂成立於1901年,現在的建築是2001年該廟慶百年時翻修完成。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外觀與結構翻修成鋼筋水泥建築,廟方倒是把以前廟內的一些建材和裝飾保留下來,進到神明大殿還時可以回味以前老廟的格局,比較現代新廟翻修通常都徹頭徹尾改成全新的內容,很欣慰頭城慶安堂是用這樣的方式來保留傳統。藉由相片,一起來看看這座保有老味道的小廟。

宜蘭頭城喚醒堂
頭城喚醒堂是一座鸞堂,始建於1895年,1900年遷至現址。我在參訪時有一位前往拜拜的婦人告訴我這間廟歷史悠久,分香到台灣許多的寺廟,另外日據時代因為日本政府禁止台灣的宗教,因此改設為書塾傳授漢學,因此得以繼續將原來的鸞堂保留下來,而且只限男生就讀,頭城地方的名人都曾是這間鸞堂的學生。因為相關資料較少,我也就先記下來。
回來查了一下網路資料,維基百科這樣記載:『喚醒堂在扶鸞界的地位甚高,曾經傳播鸞法予木柵指南宮、金瓜石勸濟堂、基隆正心堂、淡水行忠堂、深坑集文堂、新竹宣化堂、新竹贊化堂等。』
這間廟也是路過時看到,剛好附近有停車位就臨時起意進去參訪,沒料到又是一間很有歷史鸞堂,因為沒有事先作研究,當時並沒有拍很多相片,不過還是觀察到幾個特點和大家分享:
一是供奉道教三十六天君護法之首「王天君」為主神,是目前在台灣也比較少見以王天君為主祀神的廟宇(註);

二是翻修為新建築後,留下原來的彩繪門,很有古意,放了幾張相片來分享;
三是廟埕的對面建了一座專為傳道用途的宣講台,而宣講台後面兩門上書「出馬」「歸羊」,有別於常見的「出將」「入相」。據了解「馬」表示對主人的忠心,「羊」表示孝順,「出馬、歸羊」即「出忠、入孝」之意。

註:據先進吳國進先生說明:『王天君乃台灣鸞堂五恩主之一,以其為主神之鸞堂在南部亦有,而鸞門奉祀更是常見。』在此也感謝吳先生指導。

前一篇:剪黏工藝欣賞(四十) - 白河火山碧雲寺
下一篇: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剪粘專題):
台灣的寺廟是傳統藝術和文化薈萃之地
「剪黏」專題-台灣寺廟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