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魚雀替
|
鹿港龍山寺
|
|
鹿港龍山寺
|
「鰲魚」是一種傳說中由龍衍生而來的動物,龍首鯉魚身,據說生性好吞火舌,而傳統建築又多以木造最怕火,所以常出現在柱樑或是屋脊上。成語[鯉躍龍門]的典故,據說就和鰲魚有關:相傳有三百六十條鯉魚溯黃河而上,抵龍門山下時已蕃衍為三千六百條,其中只有一條具有靈性的能跳躍龍門而變成龍;鰲魚龍首魚身,正是鯉魚跳躍龍門時的形狀。
台灣現存的古蹟以寺廟、宗祠、書院占最大的比例,而「鰲魚」正好是這類建築一定會有的裝飾,因此我所拍攝的傳統建築裝飾相片中,以「鰲魚」為主題的確實不少。通常我們到寺廟的正殿,一定可以看到一對以上的「鰲魚」高掛在樑柱交接之處。因為鰲魚本來就有用來對木結構建築鎮火的含意,鰲魚裝飾本身也是木結構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所看到是鰲魚以木雕為主,是我們稱為「雀替(又稱拖木,此名稱更可以了解他的作用)」的組件,本身具備加強斗拱結構和裝飾的功能,又有鎮火的含意,可謂一物三用。
|
鰲魚裝飾最常見於樑柱交接之處-台北孔廟。
|
|
台北孔廟 |
|
台北孔廟(與上圖不同組) |
鰲魚既然是傳說中的動物,所以除了龍首魚身這個特徵外,似乎沒有什麼更傳神的描述可以參考,因此造型就隨匠師的想像以及雕刻的功力,因此鰲魚的造型千變萬化,非常有趣。
我所拍攝收集的鰲魚雀替裝飾中,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兩對(共四隻)在鹿港天后宮戲臺四點金柱上的鰲魚,以及鹿港龍山寺的裝飾(最上面那一組兩隻),這幾隻除了在造型、雕工、以及用色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水準外,最重要的是它們在寺廟整修時應該是保持原來的樣貌,沒有被塗上其他奇怪的顏色或是上了金漆,這在文物保存上難能可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