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成都青羊宮


2013年9月份出差大陸重慶期間正好碰到中秋節,大陸也有三天連假,期間安排兩天的時間到成都一遊。不巧卻碰到成都下雨,再加上出發前幾天不慎感冒,因此第一天只拜訪了武侯祠和旁邊的錦里大街,第二天則到青羊宮與四川省博物館。這一篇成都青羊宮的旅遊記錄也是早已寫好大綱,一直到最近整理以前的相片,終於有機會分享。因為對於青羊宮的沿革及建築了解不深,本篇將以相片分享的方式作為當時參訪的紀錄。

青羊宮
青羊宮,川西第一道觀,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漢昭烈廟),西望杜甫草堂,東鄰二仙庵。相傳宮觀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據考證,三國之際取名“青羊觀”。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觀”,在唐僖宗時又改“觀”為“宮”。五代時改稱“青羊觀”,宋代又複名為“青羊宮”,直至今日。

青羊宮更詳細的介紹,可參考百度百科 青羊宮 的說明。

青羊宮 唐王殿
唐王殿前的石碑,底座為四靈獸。

四靈獸
四靈獸是道教信仰裡非常神聖的神獸,一般卻很少看到四靈獸同時出現的作法,青羊宮有此裝飾,當然予以記錄。


三清殿
青羊宮的主殿,也是銅羊所在。
這裡的陛路很特別,採用十二生肖的圖案。


八卦台
八卦台的陛路以(後天)太極八卦,呼應道教的信仰與八卦台之名。

混元殿


川式建築
與南方福建、廣東或是徽式的建築比較,川式建築的木結構實在非常簡單,感覺更重視功能性,裝飾就不是那麼強調。譬如屋架上並沒有太多的斗拱,大部分都是樑、柱直接榫接,頂端用員光或橫版支撐,樑、柱一般都是以原木的狀態呈現。
撐拱是川式建築最常看到比較重視裝飾的部件,這裡也分享了五種不同的撐拱。
花窗


青羊
有關青羊的傳說,主要是參考百度百科的記載:青羊,是青羊宮的鎮宮之寶,位於青羊宮三清殿階沿之上兩旁。銅羊兩隻都是黃銅鑄成。長90釐米、高60釐米,俗稱青羊。其中單角銅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學士張鵬翮從北京買來送給青羊宮的,以符青羊宮之名的。相傳這只青銅異獸是宋代河南開封經梅閣之物(羊頸部補疤處原有“紅梅閣”三字)。另一雙角銅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張柯氏延請雲南匠師陳文炳、顧體仁鑄造,道教信徒所贈獻給青羊宮的。
有關兩隻青羊(銅羊)更詳細的典故與說明,一樣可以參考百度百科 青羊宮 青羊。 

鎮守三清殿前的青羊
單角銅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