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書院發展簡介
中國書院的發展約始於唐代中葉,盛行於宋,明、清兩朝更為普及。除官方出資之外,亦有私家出錢設立之書院。1683年(清康熙22),臺灣進入清領時期。初期比照內地的教育設施,其設置目的可分為準備科舉以及啟蒙教化,最早是由地方政府設置官辦的府、縣儒學,負責準備科考以及祭祀孔子等事宜,至1890年(光緒16),全臺共設13所儒學。
隨著台灣經濟力量逐漸提昇,台灣社會已經由第一代的移民務農,第二代經營商賈,第三代開始有機會讀書,透過科舉制度,取得官銜。官辦的府、縣儒學在實際教育功能上的不足,乾隆皇帝曉示『書院之制,所以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就以書院來彌補。書院是介於官學及私學間的書院,其教授對象又可分為貧困子弟或準備科舉的生員,旨在「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台灣的書院於是從雍正、乾隆之後迅速成長,以官辦、官倡民辦,或由民間設立並向官方註冊管理,都是地方教育子弟的重要場所。依照文獻的記載,清代台灣本島各地共設立62所書院。
2017/12/31
介紹清代在台灣建立尚存的20所書院
2017/12/21
剪黏藝術欣賞(八) - 泉州永寧古街與石獅城隍廟
![]() |
永寧古街林氏宗祠正面 |
![]() |
正脊上的八仙剪黏 |
在永寧古街踏查時看到了幾座有剪黏裝飾的建築,數量不多。其中「林氏宗祠」的剪黏裝飾最令我驚豔,正脊兩側的孔雀花鳥,正脊中間的的八仙,以及接近兩端燕尾脊處成對的螭吻,(螭吻:傳說它在龍之九子中排行老二,眼力極好,善於瞭望,口潤嗓粗而好吞,常在建築的高處,特別是屋脊,保佑人們免於祝融之災,是龍之九子中的消防員),製作風格和台灣有明顯的不同。
2017/12/16
2017/11/19
剪黏藝術欣賞(七) - 泉州天后宮 與 惠安青山宮
![]() |
泉州天后宮大門上的剪黏捲草裝飾,個人蠻喜歡這個捲草用色的方式。 |
泉州天后宮
根據歷史記載,莆田湄洲媽祖祖廟直接分靈的有湄洲媽、溫陵(泉州)媽、銀同(同安)媽三大類別,即分別為湄洲媽祖、泉州媽祖、同安媽祖的分靈。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是媽祖文化傳播地之一。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較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宋元時代泉州成為世界貿易港之一;清代,私商貿易和向東南亞各國及臺灣的移民熱潮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媽祖信仰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
2017/11/18
剪黏藝術欣賞(六) - 泉州帝爺廟 與 泉州承天寺
以前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印象,一直認為「剪黏」這項工藝在大陸已經失傳了。2017年7月參加「泉州永春石獅古建築匠師與匠藝之旅」去了泉州原鄉,跑了許多古蹟寺廟,發現我錯了!
經過實地觀察,並且請教當地的人士,確定「剪黏」工藝在閩南(至少在泉州)還是存在的。由於剪黏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建築裝飾工藝之一,免不了特別注意有剪黏的地方,盡量拍下相片做紀錄,並陸續整理介紹。
整體而言,泉州當地留下來比較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到許多精彩的作品,有些作品更是令人驚艷,而且這些精彩的作品通常是混合著剪黏、燒陶、泥塑以及彩繪等數種工藝製作,而不像台灣全部用剪黏來表現。至於近代翻修寺廟新製作的剪黏裝飾,與台灣的剪黏比較起來簡單的說:主題素材較少,造型也比較不生動。
我就先從比較近代的剪黏裝飾作品介紹起。
經過實地觀察,並且請教當地的人士,確定「剪黏」工藝在閩南(至少在泉州)還是存在的。由於剪黏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建築裝飾工藝之一,免不了特別注意有剪黏的地方,盡量拍下相片做紀錄,並陸續整理介紹。
整體而言,泉州當地留下來比較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到許多精彩的作品,有些作品更是令人驚艷,而且這些精彩的作品通常是混合著剪黏、燒陶、泥塑以及彩繪等數種工藝製作,而不像台灣全部用剪黏來表現。至於近代翻修寺廟新製作的剪黏裝飾,與台灣的剪黏比較起來簡單的說:主題素材較少,造型也比較不生動。
我就先從比較近代的剪黏裝飾作品介紹起。
2017/11/07
前方南後方北-中國傳統方位的觀念
![]() |
萬華龍山寺的左青龍右白虎(龍虎堵)璧飾 |
位於北半球的中國,一年四季太陽都是從南方照射過來,而冬天的寒風則是由北方而來,因此中國歷代主要建築總是採取『座北朝南』的方位,將大門開在南方以吸收陽光避開寒風,這個方式使得建築的方位有了一個準則。中國傳統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
2017/11/05
泉州清淨寺- 一座見證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 |
泉州清淨寺前景 |
旅遊介紹這樣介紹泉州清淨寺:『泉州在宋代是著名的海港城市,是宋對外進行貿易的主要港口之一,當時的泉州聚集了許多中西亞的阿拉伯商人,清淨寺就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建的、現存最古的、具有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也見證了古泉州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
2017/10/01
合川釣魚城-忠義祠
忠義祠是合川釣魚城的景點之一,和護國寺僅一牆之隔,整座建築由正廳、耳房和左右廂房組成。佈局採用均衡對稱的方式,在縱軸線主要建築石階前的左右兩側,依著橫軸線以兩座體形較小的次要建築相對峙,構成一座三合院,建築形式也維持巴渝古民居建築的風格。
2017/09/25
合川釣魚城-石照縣衙
據百度百科的紀錄:『合州石照縣衙是宋蒙、元戰爭時期唯一延續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權機構,素有“南宋最後的一座縣衙”、“大元統一之後唯一的南宋縣衙”之稱。
當年,二冉築城釣魚山,即將合州及石照縣治遷到釣魚城中,履行修建城池、懇田積粟及處理民事案件、民事糾紛等職責。石照縣衙是在戰爭時期就原有民居改建,故而在建築規模、佈局和藝術上呈現出了因地制宜、講求適用的特點和巴渝古民居建築的藝術風格。』
2017/09/02
合川釣魚城的摩崖石刻
跟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長雷玉華介紹,四川石窟數量是全國最多的,共有5973處。重慶市合川釣魚城內因為地形結構到處都是大石頭,因此在這裡也有摩崖石刻,分別是「懸空臥佛」、「三聖岩」和「千佛崖」。
2017/08/30
合川釣魚城
![]() |
護國門 |
2017/08/25
合川釣魚城 的歷史意義
合川釣魚城是一座有輝煌歷史的名城,位於現在重慶市合川區(古時稱合州)釣魚山上,嘉陵江、涪江、渠江在周圍交匯縈繞,地勢顯要。在南宋和蒙古的長期抗爭中,曾發揮決定性的作用。蒙哥汗在此負傷去世,蒙古人為了選大汗而退兵,是南宋歷史上難得的勝仗,讓積弱不振的南宋多留了二十年,也緩解了西征的蒙古軍對歐亞非洲的威脅。
我在2013年3月拜訪至今已經過了幾年,但不知道為什麼介紹這個對我們台灣人很陌生的地方這個念頭卻從來沒斷過。我先從網路上節錄「合川釣魚城 的歷史意義」作為後面幾篇報導的引子。
以下文章「合川釣魚城 的歷史意義」原文出自百度百科
钓鱼城
我在2013年3月拜訪至今已經過了幾年,但不知道為什麼介紹這個對我們台灣人很陌生的地方這個念頭卻從來沒斷過。我先從網路上節錄「合川釣魚城 的歷史意義」作為後面幾篇報導的引子。
以下文章「合川釣魚城 的歷史意義」原文出自百度百科
钓鱼城
2017/07/29
集集鎮一級古蹟古石碣
清朝興建的八通關古道早在民國七十六年就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國內唯一的一級古蹟「古道」,見證台灣開發史。八通關古道當年的古道路徑如今已難清楚辨識,所幸,當年八通關古道沿途留下的石碣,成為串連歷史的座標,包括「萬年亨衢」、「開闢鴻荒」、「山通大海」及「過化存神」,其中「過化存神」早已不見蹤跡 。
集集鎮有兩處古石碣都和八通關古道的興建有關,是見證清朝漢族在集集鎮拓墾史的最佳證據。
集集鎮有兩處古石碣都和八通關古道的興建有關,是見證清朝漢族在集集鎮拓墾史的最佳證據。
2017/06/11
虎豹獅象-四祥獸
![]() |
北埔慈天宮一次做兩組「虎豹獅象」(但是少了一隻虎,可能是為了符合中國人用單數的傳統,也謝謝網友王國峰先生指正)。另外屋頂的燕尾脊尾端又多做了一對獅子,也一樣不常見。 |
![]() |
北埔慈天宮四祥獸 |
「虎、豹、獅、象」四種猛獸通常稱為四祥獸,因威武兇猛的形象被認為有鎮煞驅邪的作用,扮演避邪及廟宇守護的角色,因此通常都放在廟寺屋頂上西施脊的正面。據我的觀察,在道教寺廟屋頂的西施脊正面,是最常看到「虎豹獅象」蹤影的地方。有些寺廟則會在「虎豹獅象」的中間再加上麒麟,成為五獸,但我們一般還是以四祥獸的裝飾較多。
2017/05/30
苗栗文昌祠/英才書院 - 書院介紹之七(續)
![]() |
屋脊「雙龍搶珠」脊飾。 苗栗文昌祠和一般的文祠屋頂一樣使用的裝飾比較簡單樸實。 |
2017/05/29
2017/05/13
2017/05/08
南投藍田書院 -書院介紹之六
![]() |
藍田書院匾額。下方的「龍首門簪」是非常出色的裝飾 註:感謝網友胡紅波指正錯誤,「龍首門簪」原誤植為「龍首門印」,但實際上沒有印文,故使用龍首門簪更恰當。 |
![]() |
藍田書院燈籠 |
2017/04/11
2017/04/08
陳三火大師「大將巧藝」特展 人物作品介紹
這一篇介紹中原大學「大將巧藝-陳三火剪黏鑲嵌工藝特展」中人物的作品。我沒有機會由陳大師那裡瞭解每尊作品的特點和意涵,僅能就我自己的觀察心得做說明。每件作品都會以全貌加上細部介紹的方式呈現,讓讀者更能瞭解大師的風格。
2017/04/01
2017/02/26
苗栗頭屋 玉衡宮孔子廟象山書院 -書院介紹之五
附屬在玉衡宮孔子廟管理委員會的「象山書院」利用左廂右廂房為書院教室 |
玉衡宮孔子廟是全台唯一立孔子聖像的孔廟。 的確,目前拜訪過的孔廟都是以孔子牌位供奉。 |
2017/01/31
前身為「雲梯書院」的宣王宮-書院系列介紹之四
雲梯書院初創時之大成至聖先師及五文昌神牌,仍供奉於殿中。 |
2017/01/28
(轉載)2017年(丁酉年)十二生肖運勢與新春開工吉日良時
(本文轉載自吳教授開運風水 http://profwu.net/)
中國傳統命理學是由星相學而來,非江湖術士所說統計學。生肖運勢至今而論,民間流傳大多有所誤解或人云亦云,生肖運勢乃由漢代時期由道教八仙之一張果老,亦作張果,所創果老星宗,主要以年為基礎,但如以年為主則該年出生人口眾多,相對不科學,後來命理學改用子平的日為主,但許多神煞己被刪減,包含歷史傳承中淡化星術及行星至今已不存在。另一套九星,則以日、月、五星、羅喉、計都來論,後來被紫微斗數所引用,但捨去五行理論基礎。
中國傳統命理學是由星相學而來,非江湖術士所說統計學。生肖運勢至今而論,民間流傳大多有所誤解或人云亦云,生肖運勢乃由漢代時期由道教八仙之一張果老,亦作張果,所創果老星宗,主要以年為基礎,但如以年為主則該年出生人口眾多,相對不科學,後來命理學改用子平的日為主,但許多神煞己被刪減,包含歷史傳承中淡化星術及行星至今已不存在。另一套九星,則以日、月、五星、羅喉、計都來論,後來被紫微斗數所引用,但捨去五行理論基礎。
標籤:
民俗禮俗
2017/01/21
草屯登瀛書院 -書院系列介紹之三
![]() |
登瀛書院匾額。下方的獅頭是門印,同時用來支撐匾額,一物兩用。 |
草屯登瀛書院座落在遼闊的稻田之中,除了書院前有幾戶住家外,其他左、右、後邊通通是一大片稻田圍繞,進入書院的道路是一條只容一輛車通行的農間道路。位在四周稻田環繞的一座古蹟,可以想像它是一處氣氛古樸幽靜的好地方。我共拜訪兩次,第一次只有我一位訪客,第二次才碰到有一組家庭在那裡。其實書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一到考季應該會有許多學生會前來祈福,只是我去的時候已經是考季之後了吧!
2017/01/07
柱珠 - 大陸篇
![]() |
「重慶梁平雙桂堂」:一對馱石柱的石獅 |
台灣和大陸從清朝末期割讓給日本成為殖民地後,歷經日本殖民統治五十一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兩岸又分治六十年,這段時間台灣在傳統建築的上面發展出自己的風格特色,逐漸走向精緻華麗的傳統藝術;相對的大陸這邊歷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及近代的改革開放,尤其是改革開放將傳統建築大批的拆除改建高樓大廈,傳統建築歷經浩劫,能夠留下來的古蹟已屬不易,一些建築構件基本上只能維持原始的形式,並不像台灣那樣一直不斷的發展,看不到像台灣一樣那麼豐富的裝飾與變化。
我在大陸拜訪各處古蹟,當然足跡只能到大陸的一小部分,但也收集了許多柱珠的相片,彙集在這一篇請各位欣賞。
2017/01/02
柱珠 與 磉石
![]() |
「鹿港龍山寺戲臺」:傳統木結構建築使用非常多的柱子來分散屋頂重量。 |
![]() |
「鹿港龍山寺戲臺」:近觀木柱與柱珠組合。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