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寮福安宮現在的規模是於民國93年開始興建,而於民國98年(西元2009年)落成,同年農曆十月二十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距今也已經超過十年。相信在那個時候陳老師採用自己開發出來「自然摔碎找尋元件」的技法已經純熟,所以和二十年前創作麻豆三元宮時還採用傳統的技法不同,鄭子寮福安宮兩幅壁堵創作幾乎都用新技法,已經將剪黏工藝提升至藝術創作的位階,與福安宮巍峨的大殿相得益彰,是剪粘工藝史上的傳世之作。
2024/06/30
陳三火老師剪黏創作 - 鄭子寮福安宮 龍邊壁堵「太子爺鬧東海」

鄭子寮福安宮現在的規模是於民國93年開始興建,而於民國98年(西元2009年)落成,同年農曆十月二十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距今也已經超過十年。據陳三火老師的自述,參與福安宮的剪粘製作是他開始大量採用「自然摔碎找尋元件」的技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所以和二十年前創作麻豆三元宮時還採用傳統的技法不同。鄭子寮福安宮兩幅壁堵創作完全採用新技法,已經將剪黏工藝提升至藝術創作的位階,與福安宮巍峨的大殿相得益彰,可以說又是另一組傳世之作。
本文先來介紹龍邊壁堵「太子爺(李哪吒)鬧東海」。這幅巨作人物眾多、背景豐富,但整件作品構圖氣勢磅礡而且佈局巧妙,雖然壁堵是平面的,背景以灰泥彩繪表現山與海的但整體的布置看起來就好像有深廣的縱深。
2024/06/29
剪黏工藝欣賞(卅四) 笨港水仙宮 屋頂剪粘與交趾陶
笨港水仙宮是嘉義縣著名的國定古蹟,現址的建築歷經200多年的修建,廟中還可以看到自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所加入修建的部位,有其歷史的價值。水仙宮內保留了多項雕樑畫棟和巧妙的木造結構上的傳統建築珍品,本部落格曾經整理介紹過多幅民國37年(公元1948年)整修時,由泥塑名師江清露及彩繪名師陳玉峰聯手的泥塑彩繪作品,是全臺僅見的組合,當年陳玉峰施作的門神彩繪,更是全臺保存最完整的遺作,本篇則介紹屋頂的主要剪粘和交趾陶裝飾。
笨港水仙宮 「影塑」 作品欣賞之一
笨港水仙宮 「影塑」 作品欣賞之二
2024/06/01
中國式浪漫,古人說“生日快樂”
中國式浪漫,古人說“生日快樂”太高級了!
且喜且樂,且以永日。 ——《詩經》
【釋義】祝你生活歡歡喜喜,快樂開心永遠像今天一樣。
.
歲歲年年,萬喜萬般宜。 ——《浮生六記》
【釋義】每一歲每一年,都能夠遇到許多好事喜事,各種事情都會非常順利。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