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31

兼具裝飾與功能的木結構建築元件



當我們在有歷史的寺廟或富有人家的宅第建築觀看斗拱結構時,也同時會看到其他雕刻或彩繪的其他元件,也就是小木作的屋架配件。這些元件精美的程度則隨建築的種類而有顯著不同:寺廟建築,尤其是香火愈盛寺廟的木架構製作最為繁複精密,甚至以金箔黏貼以收到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在台北可以就近參觀萬華龍山寺便可得到此種印象。而官府或富有人家的宅第建築 通常最為精美,而且大部份均保持原木的顏色,不上漆,年代久遠後呈現一種古樸之美,是我個人最喜歡欣賞的重點之一,台北圓山附近的林安泰古厝是欣賞此類建築最佳的地方。至於一般傳統民宅通常只能看到簡單樑柱,斗拱等結構,瓜柱,瓜筒,雀替,吊筒等裝飾意味較的構件則不易看到了。


與斗拱搭配支撐屋頂的屋架配件比較重要的有幾種:

[
員光]:
在較短樑下的長形木構件,通常均以彫花裝飾,又稱隨樑枋,其功能亦為穩定樑柱不易變型,使成九十度。
[雀替]:
一般俗稱[托木][插角],安置在樑柱之交點角上之近三角形木雕構件,其力用為抵住上述兩構件,有穩定直角的功能,常見的雀替形式有龍,鳳,鰲,花馬,人物等數種。

雀替,板橋林家花園

[
雀替]可以是簡單的雕刻,上圖板橋林家花園的例子,也可以是精美的木雕,
是下圖林安泰古厝正門的一對鳳凰。另外幾乎所有寺廟都會有的鰲魚裝飾也都是[雀替的一種。

 


[吊筒]:
又稱[垂花],懸在樑下的柱子,其腰部有一榫眼以容納[正栱]的後尾,露於下面的部份多彫成蓮花,白菜,花籃或繡球等形式。吊筒上方的榫眼通常另以木彫遮飾,謂之[豎材],造型以仙女,仙人為主。圖即為分別在萬華龍山寺與林安泰古厝的兩種不同型式的[吊籃],也是最常見的型式,其上的仙女或花的雕刻即為[豎材]
[雞舌]:
在斗拱最上層與桁木相接之間的長形構件,尾端作成雞舌狀故名,是一種加強穩定的構件。




下一篇:各種不同形式的
前一篇:斗拱-形成優美斜屋頂的屋架元件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