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稿
|
未完成菩薩像
|
四川省博物館官方網站對張大千畫室展廳的介紹如下:
『張大千“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是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著名畫家張善子和張大千先生既取意《大風歌》,又擷名明末清初畫家張大風之名,為他們的畫堂命名為“大風堂”。張氏昆仲不虛此名,在二十世紀的畫壇揮毫揚風,藝振寰宇。』
『大千先生仙壽八十有五,從藝七十餘載,仰天縱之才,盡畢生之功,蹤跡先賢,遍游名山,熔鑄古今,集先古畫學之大成,施墨成畫三萬餘幀。工筆寫意均入妙境,山水、人物、花鳥皆富神采。其清麗俊逸之筆,縱情潑彩之韻,令中西雅士神往。他的才情與勤勉、膽識與閱歷皆非常人所能企及,正如徐悲鴻先生所譽:“張大千,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
四川博物院對大千先生畫作的收藏,尤其是收集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應該是最完整的展館。據館方的展示說明:『1941年春至1943年夏,他耗費鉅資,攜帶各種器具,偕兩位夫人楊婉君、黃凝素,次子張心智以及畫家孫宗慰、蕭建初、謝稚柳等遠赴敦煌,偏居兩年又七個月,摹習壁畫。』『他認為敦煌壁畫是集東方中古美術之大成,非一般匠人所繪,而是名家的傑作,是人類文化的奇蹟。敦煌之行成為大千先生藝術生活的轉折點,是日後潑墨潑彩畫風的發端。』
元伎樂菩薩 |
晚唐伎樂菩薩 |
中唐伎樂菩薩 |
對於喜歡書畫藝術的朋友,有機會到成都時一定要把四川省博物館列入參觀的點。
這位小小解說員當時就讀小六 |
小小解說員背後三幅畫用來說明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方法 |
註:本文所貼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相片均是直接在展場拍攝,受限於器材與燈光無法重現這些畫的精彩之處,如果有機會到成都,建議到四川博物館親炙這些巨作。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