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6

台灣的寺廟是傳統藝術和文化薈萃之地

鹿港龍山寺三川殿前的一對清代龍柱,龍頭一隻在上一隻在下,謂之「翻天覆地」
某一次我為一對自國外來台灣玩的外國姊弟(母親是台灣人)導覽林安泰古厝時,陪同他們的台灣親戚提到曾帶他們去過保安宮與龍山寺,但因為媽媽是基督徒,事先交代不能進去這些寺廟,因此他們只有在外面看看就沒有進去參觀。

基督教的信仰不崇拜偶像。因為信仰的關係進了台灣的寺廟可以不拿香、不拜拜,但若是把它當成歷史或文化景點去瞭解一個地方的生活信仰,並且參觀這個地方的傳統藝術,反而可以達成我們旅行增長見聞的目的。我當然尊重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信仰,但總覺得因此而錯過參觀台灣
寺廟精緻的藝術非常可惜,所以我後來還是鼓勵他們一定要再進去保安宮與龍山寺看一看。

台灣的寺廟是傳統藝術薈萃之地,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的寺廟,它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同時因為香火鼎盛,有餘力邀請最好的匠師修建廟宇,因此保留下來相當多的台灣民間藝術。當我們到國外去旅行時,特別是跟團旅行時都會安排去當地的教堂、寺廟、清真寺,或是地方的宗教會所參觀,因為這些場所是最可以感受一個地方文化的處所。台灣的寺廟以儒、釋、道為主,自然是拜神拜佛,但卻與一般民眾的生活連結在一起,具體的說就是平民日常生活的部份。在台灣有很多人並不是佛教徒、道教徒,只是習慣遵從祖先們的方式試著去祈求神明保佑,或是遇到各種難解決的問題時到寺廟去求問神明,如此而已。

台灣的廟宇建築在清代中期以後特別發達,而且具備精緻華麗的藝術風格,與大陸各地的寺廟建築有非常大的不同。李乾朗教授在其所著的「傳統建築入門」有這樣解釋:『探究它的原因,乃導源於在初期艱辛社會中對宗教信仰產生高度的依賴性。一方面要感恩酬神,另一方面台灣漸趨富庶的經濟環境所致。如此循環,互為因果,建廟修廟之風大盛,終匯成台灣民間文化的特色。在清代,台灣的建築工資較閩粵為高,當有廟宇或大宅興建,必吸引技藝優秀的樟泉名匠渡台。這些匠師為滿足本地的喜好,也助長了建築活動之興盛與水準之提高。』台灣的傳統建築屬於閩南式,是中國南方建築的一支,從清代發展迄今已經發展出地方性的特色。近年來台灣在文化政策的推動下,對於保護古建築為朝野所重視,因此有一些年代久遠的寺廟得以保存下來,雖然歷年有經過整修,但大致上還是保留下精緻華麗的樣貌。

或許對於長年在台灣生活的我們,寺廟對我們太平常了,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注意到寺廟內精緻的藝術,然而寺廟建築絕對是在地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早期先民渡海來台,帶來了傳統文化習俗,同時也播下了信仰的種子,逐漸發芽、進而開花與結果。因此,台灣的寺廟擁有眾多功能,是宗教信仰、教化娛樂乃至政治經濟活動的重心,寺廟本身也是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保留重要處所,從建築、雕刻、彩繪、陶藝到神像都是藝術的結晶。要了解中國的民間宗教信仰以及台灣的歷史民俗,寺廟建築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研究寶藏。

我常在飛往大陸的班機上和來台灣參加團體旅行的大陸客聊天,問到他們對台灣寺廟的感覺時,大部分都只是稱讚中台禪寺和佛光山的氣派。團體行程的安排根本沒有機會讓他們參觀一般的寺廟,失去透過台灣真正常民生活的廟宇去體會台灣的宗教文化。台灣的寺廟有上萬間,當然也不是每一間都值得去參觀。如果有國外的朋友,特別是大陸來的朋友要以觀光為目的,我非常建議可以選擇裝飾藝術比較精緻,並且能夠伴隨宗教活動的寺廟。我個人推薦以下這些地點:

在交通便利的台北市一次看遍「儒釋道」
台北艋舺龍山寺:在台北市區,搭捷運就可抵達,站名就叫龍山寺站,非常方便。建議早上六點之後九點以前到台北艋舺龍山寺聽早課。龍山寺大殿前的廣場其實不大,所以許多信眾會排滿廣場與前後殿相連的迴廊。當我們參與其中時,會聽到數百人同時唱頌佛經,空氣中充滿著空靈的迴聲,令人感動。感受到早課的氛圍後,就可以直接參觀艋舺龍山寺這一座非常精美的寺廟建築。
艋舺龍山寺正門,裝飾精美,那一對龍柱還是少見的銅鑄龍柱
兩位來自瑞典的遊客在龍山寺外祈禱
艋舺龍山寺早課
龍山寺繞佛活動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它的歷史可上溯到清乾隆時代,主祀保生大帝,是道教的廟宇,在清朝與艋舺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有臺北三大寺廟之稱。 最近一次整建,是由保安宮執事廖武治於1994年展開長達七年廟宇整修過程,這是該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依照保安宮官網的說明,『這次的整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評委會給予高度評價:「保存興建於1805年的大龍峒保安宮,主要表現於其技術成就,及其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雄心範圍之廣與用心之深。該專案採平衡方法,在使用現代科學保護方法和傳統建築及裝飾工藝之間取得了平衡,以盡其所能地恢復此一歷史建物之原貌。其對修復細節之審慎注意,及對此專案之慷慨贊助,在保護此建物之宗教和建築上具有重大意義。」』保安宮也在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殊榮。 大龍峒保安宮有非常豐富的精緻木雕、石刻、彩繪、泥塑、剪黏等,在宗教建築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值得慢慢參觀。
一團日本遊客在保安宮正殿前留影
保安宮的拜殿
保安宮的剪黏裝飾非常值得細細觀賞
剪黏作品
剪黏作品,使用到青花瓷碎片

台北孔廟:與保安宮相鄰,建議一併參觀。孔廟是儒家廟宇代表,在中國的傳統上孔廟(文廟)建築在禮制上享有皇家建築等及的禮遇,並且形成了統一固定的形制。文廟主要建築的形式和名稱都有明確的來歷和固定的意義。布局依序為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及崇聖祠等(註一)。台北孔廟在建築格局上也嚴守這樣的形制。孔廟的意義主要是以道德倫理禮樂教化為中心,雖然沒有像佛教的龍山寺或道教的保安宮這兩座寺廟那麼華麗的裝飾,但是它的木雕、石刻、彩繪、泥塑、剪黏依然具備相當不錯的藝術氣息。特別是台北孔廟會常態性的舉辦一些活動,例如每週六、日上午10點均有雅樂表演,星期二到星期五下午也都會舉辦如「版印藏書票體驗」、「捲紙藝術體驗」等免費的體驗活動,這些都是可以讓遊客體會優美的文化藝術,同時參觀精緻的建築又能體驗文化藝術,一舉兩得,也會讓遊客收穫滿滿。
孔廟儀門側影
孔廟的斗拱用色非常華麗
每星期六、日定期表演的雅樂
也是星期六、日表演的佾舞

利用星期假日參觀媽祖廟
媽祖是台灣非常重要的信仰,幾乎台灣的每一個鄉鎮都會有至少一間媽祖廟。台灣有很多媽祖廟都是從大陸度台而來,其中最重要的媽祖廟首推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因為台灣各地的媽祖廟絕大多數都是由這三間媽祖廟分靈設立的。為什麼要利用星期假日去參觀?這和台灣非常普遍的進香團文化有關,雖然進香活動以神明誕辰(例如農曆三月媽祖聖誕)最熱鬧,但是平常的假日各地民眾比較有時間進香兼遊覽,因此在假日最有機會在參觀媽祖廟的同時碰到進香團的陣頭活動,這是非常在地的文化活動,非常受到觀光客的歡迎。

這三個地方其實都是非常棒的宗教建築,香火鼎盛,假日時進香團也絡繹不絕,而且附近地方小疵也很豐富,但是我會比較推薦「鹿港天后宮」,因為鹿港天后宮除了本身的建築裝飾非常有可看性,而相對大甲和北港,鹿港周遭還有非常多的古蹟和景點,如一級古蹟 鹿港龍山寺、鹿港民俗文物館、丁家大厝...讓外地的觀光客可以在一個地點同時參觀或體會更多的地方。

媽祖是台灣非常重要的信仰
鹿港天后宮拜殿藻井,這裡是我最推薦一定要駐足觀賞的地方。
拜殿藻井邊的四隻鳳凰雀替
來進香朝拜的陣頭
進香團的乩童
很可愛的小小陣頭
鹿港龍山寺拜殿(戲臺)
鹿港龍山寺正殿斗拱,透出古樸的味道
大甲鎮瀾宮,假日時香客絡繹不絕
大甲鎮瀾宮的神龕,精雕細琢非常精美
北港朝天宮,除了參拜外,屋頂的剪黏裝飾也是參觀重點
剪黏作品-天官賜福

與交趾陶、剪粘國寶大師相會
台南學甲慈濟宮設有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典藏國寶級葉王交趾陶作品百餘件,為目前國內外典藏葉王作品最多的寺廟

葉王交趾陶作品-「胖、瘦羅漢」
葉王交趾陶作品-「合境、平安

葉王交趾陶作品-「八仙」,尚保存在慈濟宮正殿


台南佳里金唐殿座落在佳里市場前的國家三級古蹟,現存民初國寶級剪粘大師何金龍的剪粘作品約百尊左右,件件都是台灣剪粘藝術的佳作。
何金龍剪粘作品
何金龍剪粘作品
何金龍剪粘作品-對戰
何金龍剪粘作品-對戰

台南佳里震興宮:位於慈濟宮與金唐殿之間,剛好連成一條參觀的路線。震興宮同時具備葉王交趾陶和何金龍剪粘作品,也是國家三級古蹟。
葉王大型交趾陶作品-「憨番扛厝角」
何金龍剪粘作品

不過這三個地方如果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會比較方便。

台南府城寺廟之旅
台南:大天后宮、台南孔廟、祀典武廟等,都是台南歷史悠久的古蹟,建築結構與裝飾保存非常好。只是個人對台南比較不熟悉,希望有同好能幫忙規劃一個建議路線。


註一:請參考 台北孔廟建築導覽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八卦藻井:鹿港天后宮 , 鹿港龍山寺
剪黏藝術欣賞(二)- 台北保安宮(續)
剪黏藝術欣賞(四) - 北港朝天宮
何金龍大師及弟子剪黏藝術欣賞(續)
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文化部認定「國寶」
葉王交趾陶@「葉王交趾陶文化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