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2

台灣寺廟的屋頂裝飾

 (剪黏) 裝飾是近年翻修後新作的屋頂裝飾 [台北保安宮]
台灣到處都可以看到寺廟。根據台灣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台登記有案的寺廟總數逾一萬座,平均每個縣市有近六百座寺廟堂,每個鄉鎮市區有四十座寺廟,而且除了部分山地鄉外,幾乎台灣的每一個村或里都會有自己的廟宇。在這一萬多 座寺廟中,以道教寺廟為最多,佛教次之,其次是一貫道。
台灣鄉間村落的四周常看到,事先以水泥整座做好的五營將軍小廟。小廟廟體雖小,作為寺廟象徵的屋頂裝飾一樣不含糊,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間廟。
其實近年來新蓋的廟宇都是用鋼筋水泥蓋成的,並不是以傳統的木結構建造,不過寺廟建築的各種外觀裝飾還是都依循傳統的特色,除了現代有些坐落於公寓大廈的廟觀我們必須靠近才能辨別外,不管是名山大剎或是每一個村里的土地公廟,寺廟非常容易辨認出來的,主要就是因為台灣寺廟的屋頂裝飾活潑華麗而且非常顯眼,只要看到屋頂大概就可知道那是座寺廟。不同於宮殿建築裝飾構件均已標準化,寺廟建築的屋頂裝飾以追求美感為主, 故數量、種類及型式非常豐富,且每每因工匠的不同也產生不同的變化。

2014/07/12

何金龍大師及弟子剪黏藝術欣賞(二)

除了佳里金唐殿的剪黏以外,前面提到金龍司與其弟子也分別在南部以及台東的寺廟留有作品,據紀錄在學甲慈濟宮(1927~1929)、佳里震興宮、將軍苓仔寮保濟宮(1928)、台南市竹溪寺(1930~1931)、台南市昆沙宮(1931)、台東天后宮等寺廟也分別有其作品。

據維基百科的記載,學甲慈濟宮在『1860年改建時,聘請名藝師葉王(葉麟趾)製作交趾陶,裝飾於壁堵、廟頂,成為鎮廟之寶。1929年整修時,由於許多葉王作品風化腐朽,遂聘請汕頭剪黏名匠何金龍改以剪黏作品取代部分交趾陶作品。』 『何金龍的剪黏作品亦是慈濟宮建築的一絕,在廟壁上可見「古城會」、「打黃蓋」、「鴻門宴」、「甘露寺看新郎」、「金山寺」等208件作品,十分精美。』
『何金龍的剪黏作品亦是慈濟宮建築的一絕,在廟壁上可見「古城會」、「打黃蓋」、「鴻門宴」、「甘露寺看劉郎」、「金山寺」等208件作品,十分精美。』

本篇讓我們再繼續欣賞比較靠近金唐殿的學甲慈濟宮佳里震興宮,金龍司與其弟子的作品。


2014/07/01

【台灣俚語】

台語快消失了,和好友們分享老俚語

* 青暝仔娶某:暗爽
* 乞丐背葫蘆: 假仙
* 放尿攪沙:做堆
* 鴨蛋丟過溝:看破
* 火燒林投:死心
* 乞丐拜墓:卸祖公
* 打不見藥單:註死
* 蚊仔叮卵巴:歹打
* 茶古破孔:漏題()
* 墓仔埔放炮:驚死人
* 戲棚頂的皇帝:做無久
* 蚊仔叮牛角:無採工
* 鹽甕生蟲:豈有此理
* 棺柴裡老鼠:吵死人
* 食紅柿配燒酒:存死
* 鴨母放落埤:一去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