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建築的窗戶,每一個作品因為使用材料和匠師的設計與工藝不同,幾乎每一座窗戶都是獨一無二,這也是中式窗戶迷人之處,在我到處拜訪傳統建築所拍攝的相片中,多變的窗戶總是會在我的相片紀錄中。我將這些與窗戶有關的相片歸納整理後,寫了多篇與窗有關的介紹,這篇就將本部落格中介紹「窗」的文章整理出文章連結,方便各位朋友欣賞。
2025/01/26
中式古建築「窗」的專題
中式古建築的窗戶,每一個作品因為使用材料和匠師的設計與工藝不同,幾乎每一座窗戶都是獨一無二,這也是中式窗戶迷人之處,在我到處拜訪傳統建築所拍攝的相片中,多變的窗戶總是會在我的相片紀錄中。我將這些與窗戶有關的相片歸納整理後,寫了多篇與窗有關的介紹,這篇就將本部落格中介紹「窗」的文章整理出文章連結,方便各位朋友欣賞。
2024/03/23
中式古建築的基本裝飾元素
這一篇是整理本部落格與古建築裝飾有關文章的簡介資料,每一單元都附上文章連結,方便閱讀。
本篇發表於 2013/01/01,因為陸續寫了多篇建築裝飾的文章,因此依照我的習慣整理成一篇匯總,分類簡介並連結本部落格中已經發表的文章。2013年以前我的相片都是早期拍攝的,數量少,而幻燈片翻攝的效果也不好,現在回頭看以前寫的文章圖片乏善可陳。近年來因為數位相機更方便、效果也較佳,再加上也勤於到處參訪,因此收集的資料越來越多,尤其是剪粘方面的素材、文章更多,因此重新整理此篇,增加新的文章連結及相片,讓內容更豐富。
至於早期的文章,或許我會再重新處理,至少可以加上更多的相片,向近期文章的風格靠近。
至於早期的文章,或許我會再重新處理,至少可以加上更多的相片,向近期文章的風格靠近。
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宮殿建築(重檐殿及重檐歇山);
二、寺廟建築(燕尾脊,弧線組成);
三、一般民居建築(民屋建築的屋頂通常甚少裝飾,屋頂的覆蓋一般均使用黑色的皮瓦)。
l 宮殿式建築: 琉璃瓦,正吻(又稱龍吻),垂獸, 仙人走獸(由下而上排列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猊 音泥)、狎魚(狎 音霞)、獬豸(音謝至)、斗牛、行什(音航十)]共十種及最前端騎鳳的仙人),以及寶頂。
l 寺廟與民居: 特別是中國南方和台灣的寺廟以及民間建築的屋頂裝飾以追求美感為主、故數量、種類及型式較為豐富。常見的裝飾有雙龍搶珠(龍與寶珠)、雙龍護塔(龍與寶塔)、雙鳳、福祿壽三仙,人物戰馬、寶珠、寶塔、麒麟、龍首及其他代表吉祥的動物、人物山水、花草等等。這些裝飾的做法則有所謂的剪黏、交趾陶、泥塑等。
在本部落格中介紹大量的剪粘裝飾,由於剪粘裝飾最常用於屋頂,所以大部分剪粘的篇章基本上都可以視為屋頂裝飾的介紹。
在本部落格中介紹大量的剪粘裝飾,由於剪粘裝飾最常用於屋頂,所以大部分剪粘的篇章基本上都可以視為屋頂裝飾的介紹。
l 孔廟的通天筒
2016/08/17
成都寬窄巷子-紀錄一些有特色的傳統建築與裝飾
![]() |
寬窄巷子裡還有多座私宅,大門還完整保留下來。 |
![]() |
這一棟已經成為商業空間,不到營業時間不容易看出來 |
![]() |
蘭亭序,感覺是一間高級的茶館或餐廳 |
2016/08/13
成都寬窄巷子-門、裝飾配件
![]() |
這座門雖然是現代的鐵門,設計師卻去找了兩塊對稱的傳統木雕加以裝飾,同樣給人古樸的感覺。我很喜歡這扇門的設計。 |
![]() |
上圖的細部圖片 |
2016/06/24
「彰化元清觀」門神彩繪修復
「元清觀」是台灣彰化市的國定第二級古蹟,當地居民稱作「天公壇」,建於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是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廟宇。2006年4月9日元清觀遭回祿之災,正殿與廂廊燒毀,之後進行古蹟的修復,官方記載於2010年12月初重修完成。
我在2011年10月20日第一次拜訪元清觀時鷹架還沒完全拆除,整修其實還在進行,正好看到三川殿的斗拱和門神正在彩繪,當時就隨意拍了些相片。隔了五年後終於在今(2016)年5月21日第二次拜訪元清觀,寺廟早已修復完成,我又拍了當時在彩繪的門神和斗拱相片,正好做個前後比較。
在我走訪傳統建築的歷程中只有少數一兩次正好碰到整修中還可以開放參觀的,算來這也是我'古建築之旅'難得的篇章。
我在2011年10月20日第一次拜訪元清觀時鷹架還沒完全拆除,整修其實還在進行,正好看到三川殿的斗拱和門神正在彩繪,當時就隨意拍了些相片。隔了五年後終於在今(2016)年5月21日第二次拜訪元清觀,寺廟早已修復完成,我又拍了當時在彩繪的門神和斗拱相片,正好做個前後比較。
在我走訪傳統建築的歷程中只有少數一兩次正好碰到整修中還可以開放參觀的,算來這也是我'古建築之旅'難得的篇章。
2015/12/30
加冠晉祿
![]() |
林安泰古厝公媽(祖先)神龕上的一對「加冠晉祿」木雕 |
2015/12/05
2015/07/19
門的配件(三)- 門印
![]() |
龍首門印 - 台南大天后宮 |
2014/06/13
2014/06/05
朝天宮12扇門神:天干、地支、24節氣神
北港朝天宮 十二扇天干、地支、二十四節氣 門神彩繪:古蹟修復的範例
2014年一月分的時候我看到台灣光華雜誌一篇報導,科學操刀──寺廟彩繪風華再現(2014/01/08),內容是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簡稱文資中心),成立的一支科學修復團隊,採用科學儀器與方法,重現國寶彩繪畫師們的作品風采。迄今完成的兩件修復案,一件是潘麗水所畫的高雄代天宮巨幅山水壁畫,另一件是陳壽彝所畫的雲林北港朝天宮12扇門神。這個報導吸引我,因為台灣現在已經可以用「古蹟修復」的方式搶救繪畫文物了。
2013/11/30
2013/10/22
林安泰古厝的「大門」與「門廳」
![]() |
林安泰古厝入口大門,進去第一間即門廳 |
林安泰古厝建築四合院中軸線上第一進稱為門廳(垂花門廳),具有管制人員出入及接待賓客之功能。明間退凹數架,暗示正門位置,以及凹壽可提供親友賓客短暫停留的空間。
這一個垂花門廳空間是四合院中最醒目、最講究的門,是迎送親友與屋內屋外的主要分界點。站在門內門外的心境和領域,完全不同的分隔兩個實質與抽象的空間和世界。
2012/01/01
林安泰古厝
![]() |
這張是1994年在林安泰古厝拍的相片, 當時我兒子剛好從婚紗拍攝現場前面走過。 |
林安泰古厝於67年6月因拓寬敦化南路而拆除,拆除時先拆裝飾附屬物,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古厝的一磚一石一木。經丈量記錄、編號、繪製藍圖,作為施工時的依據,8月底全部拆卸完成,經七年後,由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負貴重建在公園內,於76年6月17日開放。
2009/06/15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