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31

介紹清代在台灣建立尚存的20所書院

台灣的書院發展簡介
中國書院的發展約始於唐代中葉,盛行於宋,明、清兩朝更為普及。除官方出資之外,亦有私家出錢設立之書院。1683年(清康熙22),臺灣進入清領時期。初期比照內地的教育設施,其設置目的可分為準備科舉以及啟蒙教化,最早是由地方政府設置官辦的府、縣儒學,負責準備科考以及祭祀孔子等事宜,至1890年(光緒16),全臺共設13所儒學。 隨著台灣經濟力量逐漸提昇,台灣社會已經由第一代的移民務農,第二代經營商賈,第三代開始有機會讀書,透過科舉制度,取得官銜。官辦的府、縣儒學在實際教育功能上的不足,乾隆皇帝曉示『書院之制,所以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就以書院來彌補。書院是介於官學及私學間的書院,其教授對象又可分為貧困子弟或準備科舉的生員,旨在「導進人才,廣學校所不及」。台灣的書院於是從雍正、乾隆之後迅速成長,以官辦、官倡民辦,或由民間設立並向官方註冊管理,都是地方教育子弟的重要場所。依照文獻的記載,清代台灣本島各地共設立62所書院。

2017/12/21

剪黏藝術欣賞(八) - 泉州永寧古街與石獅城隍廟

永寧古街林氏宗祠正面
正脊上的八仙剪黏
在永寧古街踏查時看到了幾座有剪黏裝飾的建築,數量不多。其中「林氏宗祠」的剪黏裝飾最令我驚豔,正脊兩側的孔雀花鳥,正脊中間的的八仙,以及接近兩端燕尾脊處成對的螭吻,(螭吻:傳說它在龍之九子中排行老二,眼力極好,善於瞭望,口潤嗓粗而好吞,常在建築的高處,特別是屋脊,保佑人們免於祝融之災,是龍之九子中的消防員),製作風格和台灣有明顯的不同。

2017/12/16

擇日用事術語解釋

農民曆上常見的擇日用事術語解釋,方便查詢。

祭祀類:
祭祀:祭拜祖先,敬神敬佛。
祈福:祈福酬神,許願還願。
求嗣:禱求神明,早賜麟兒。
開光:神佛塑像,點眼開光。
塑繪:繪畫雕像,描形造體。
謝土:建築安葬,竣工祭謝。
解除:禳解家厄,拔栽除穢。
安香:安奉祖先,神像香位。
祭墓:新墓舊墳,掃墓祭祖。
設醮:建立道場,祈安求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