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潮州嵌瓷」何金龍司作品專題

 「剪黏」這項傳統工藝在台灣非常興盛,已經成為台灣寺廟裝飾中很重要的裝飾工藝。剪黏的技藝起源於華南,台灣的剪黏流派則分別自閩南及潮汕傳過來,有所謂的「南何北洪」的說法,分別指北部的洪坤福和南部的何金龍;洪坤福司出生於福建廈門鷺江,代表來自福建傳承的剪黏工藝,作品著重形勢,不拘細節;何金龍, 字翔雲,廣東汕頭人,為清末民初汕頭地區的剪黏司傅,人稱金龍司,他為台灣剪黏發展帶來潮汕「潮州嵌瓷」的風格和技藝,作品的特點則是作工精細,使用瓷片粗細的掌握恰如其分。

2019年8月我參加由陳仕賢老師策劃的【跟著堂主去旅行】潮州古建築團前往潮汕地區參訪,第一次見識到潮汕地區驚人的工藝發展,過程中驚嘆連連。由於我長期在紀錄台灣的剪黏,對於前往拜訪在台灣素有「北洪南何」之稱的的南派剪黏祖師爺何金龍大師的發源故鄉自然特別重視,因此這次潮州行我特別用更多的心力去記錄所看到的潮州嵌瓷(剪黏),在這此行看到潮州嵌瓷跨越不同年代的作品,收獲滿滿。

本篇集結了數篇介紹何金龍司在台灣及潮汕原鄉所製作的剪粘(潮汕當地稱為嵌瓷)作品的文章。在整理這些拍攝回來的紀錄時,搜索了各種資料,發現台灣介紹金龍司的書籍和網路資訊比較多,遠遠超過大陸對金龍司報導的文章。我們在潮汕所參觀的兩處宗祠由金龍司的設計製作的嵌瓷裝飾確實有精湛的水準,但是卻沒什麼報導,我猜想可能因為潮州畢竟是剪黏的發源地,當地有各種風格不同的派別,名師巧匠也非常多,大家對金龍司在潮州當地所留下來的記憶裡著墨最多的就是金龍司19歲時(西元1899)隨師陳武升赴汕頭存心善堂作嵌瓷裝飾,並且一舉成名的《雙鳳朝牡丹》。然而當1927年金龍司應聘來台灣為南部幾座寺廟製作剪黏裝飾時,他已經成名28年,年齡也已經45歲,應該是技術最顛峰的時候,因此我們看到台南佳里金唐殿的剪粘作品所展現的技術和功力,被台灣學界和工藝界所推崇與讚許,遂有機會在台灣成為潮式剪粘的開山祖師,並在台灣開枝散葉。

本專題將以我歷年介紹金龍司在台灣的作品,以及在潮汕時所拜訪的兩大宗祠群「郭厝寮許氏宗祠」和「普寧泥溝村張氏祖祠」的金龍司作品為主軸,集結成一個專題,方便讀友連結閱讀。

2023/09/01

建築裝飾-龍虎堵

淡水福佑宮-雙龍搶珠 壁堵(石雕)
淡水福佑宮-虎子情深 壁堵(石雕)。這隻老虎照型有點Q版。

中國傳統方位觀念,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現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我們看建築的方位方位的時候是讓自己站在建築的大門由內向外望,前方就是南方,後方就是北方,而左手邊是東方,右手邊就是西方。其實中國人的方位觀與五形、五色都有很大的關連,有一組句口訣可以讓我們把這些關係記得牢牢的: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黃土』
有關中國的方位觀,請參考此篇介紹   
前方南後方北-中國傳統方位的觀念

在傳統建築裝飾裡,左青龍、右白虎幾乎成了台灣道教寺廟一定會有的元素,除了少數的例外,寺廟或是比較正式的官方建築,大門入口兩側的壁堵(或稱為「對看堵」)都會以左龍右虎的裝飾來處理,稱為「龍虎堵」。由於壁堵是牆壁的一部分,龍虎堵最常使用石雕或交趾陶為材質,不過我也看過一些很特別的使用方式,可以展現匠師在製作青龍白虎堵時的創意。中國民間原來也流傳許多與龍、虎有關的神仙、菩薩、故事等,這些素材也經常會被匠師應用,呈現在「龍虎堵」的裝飾作品中。

本篇挑選幾種不同素材所製作的作品,可以看到不同的寺廟如何用不同的創意來各自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