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局部 |
何翔雲(本名何金龍,字翔雲)是廣東潮州汕頭人,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時年十九歲隨師陳武升赴汕頭存心善堂作嵌瓷裝飾,設計鑲嵌的龍鳳錦圖精妙傳神、栩栩如生,技壓群芳,一舉成名。
1927年何翔雲應邀帶徒往台灣傳藝六年,他所製作的剪黏(潮汕當地稱為潮州嵌瓷),人物細緻,備受剪黏界之推崇與讚許,人稱『金龍司』,在日據時代與另一位剪黏名師洪坤福並稱『北洪南何』,即泉州與潮州兩派的剪粘傳承。「北洪」洪坤福來自福建泉州,「南何」何金龍來自潮州普寧,分別為這兩種剪粘流派的開山祖師。
在台期間,『金龍司』的作品有學甲慈濟宮(1927~1929)、佳里金唐殿(1928)、佳里震興宮、將軍苓仔寮保濟宮、台南市竹溪寺、台南市昆沙宮(1931)、台東天后宮。本篇即介紹金龍司在台南市昆沙宮尚存的剪粘作品。
台南昆沙宮最近一次大修是在民國六十八年重建時拆除,歷時八載,於民國七十六年重建完成。幸好在重建時尚保存了正殿壁堵上的兩幅何金龍司的作品,分別是龍邊的「演武廳爭霸」(註:我其實不太確定是否這個故事,但我也找不到任何說明,廟公也不清楚),和虎邊的「醉草嚇蠻書」,而且是金龍司原汁原味的作品,證明金龍司確實參與昆沙宮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因震災崩塌而重建時的修建。
龍邊壁堵「演武廳爭霸」
作品取自民間故事《五虎平西》,敘述宋仁宗想封狄青官位,狄青提出以與武將比武之勝負來決定是否擔任官職。
虎邊壁堵「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醉草嚇蠻書是取材自李白的故事。本幅上方有一位好像現代人穿著的白衣紳士,他其實是唐朝時來中土齎國書的番使。
醉草嚇蠻書的故事很長,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每日頭條:醉草嚇蠻書
昆沙宮屋頂剪粘
我合理的推斷,1930年重修時,屋頂的剪粘應該也是由金龍司製作,不過歷經兩次大修,現在的屋頂當然已經是另外的面貌。民國六十八年重建時,在那個年代剛好因為寺廟修復的大量需求,傳統使用破碗、花瓶片作為材料極為短缺,因此屋頂的剪黏裝飾逐漸改用取得方便的彩色玻璃為主要素材來製作。昆沙宮的屋頂的裝飾就一直以玻璃剪粘的作品留存至今,也為我們保留了當時寺廟建築的風格。此處的裝飾主題簡單不花俏,重點在西施脊上方(福祿壽三仙和祈求吉慶),兩側的龍、鳳、卷草。由於是用彩色玻璃,所以顏色鮮豔,即使已經有一些玻璃片已經脫落,還是掩不住原來的風采。
屋頂裝飾中最特別的是那組八仙,一般都是作在西施脊的正面,這裡的八仙是連同南極先翁各自站立,是目前(我)僅見,成了昆沙宮裝飾的特色之一。
前一篇:何金龍司剪黏藝術-「八仙鬧東海」和「蘆花河」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潮州嵌瓷工藝欣賞(十九)-何金龍司作品 崇本堂張氏祖祠之二
何金龍大師剪黏藝術欣賞
「潮州嵌瓷」專題
「剪黏」專題-台灣寺廟篇
「陳三火老師 剪黏創作」專題
「剪黏」專題-泉州篇
「剪黏」專題-馬來西亞檳城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