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簡要歷史,中共1949年解放後,自1961年後開始加大扶持馬來亞共產黨等在東南亞各國打游擊戰的共產主義武裝組織,給予大量的武器、經濟、技術、糧食援助。而1957年馬來亞獨立的時候,以東姑阿都拉曼為首的馬來西亞政府需要靠西方維持局勢和經濟穩定,因此實行反共政策,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到1974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始與馬來西亞建交,兩國邦交開始。因此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馬來西亞和中共沒有經貿來往,造成整個馬來西亞(當然包含檳城)在這一段期間無法自大陸進口剪粘的材料,也無法聘請大陸的剪粘師傅前來主持施作。
至於這樣的現實環境對當地剪粘工藝造成什麼影響,一時也無法找到文獻說明。我是這樣解讀:寺廟的新建或修復還是必須克服材料的問題,只好就地取材,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如馬賽克這樣的西洋材料也出現在東方的剪粘工藝中,剪粘上的人偶也不是特別製作,而是用現成的瓷像充數。再加上無法從大陸聘請匠師來施作,只能委託由當地華人進行屋頂剪粘的修護或施工。在沒有正確工法指導的狀況上,這些工人也就將他們在他們所慣用的裝飾方式用在剪粘上,或是參考其他建築的剪粘作品,依樣畫葫蘆施作上去,於是我們又看到一些傳統剪粘工藝看不到的差異。
這次在檳城確實看到不少中式建築有類似的剪粘作品,應該都是那個時代不得不的結果,我將會陸續整理介紹。首先就讓我們看看檳城大伯公廟的剪粘作品。由於這裡的剪粘獨樹一幟,如果有介紹錯誤之處請各位讀者幫忙指正。
屋脊
大伯公廟屋脊(西施脊)的剪粘相對而言比較中規中矩,和其他各地的剪粘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差異,就是那兩對龍的剪粘是用西洋馬賽克的材料和作法,所以這次重修就把那些馬賽克敲掉,準備重新以傳統工法施工。
西施脊以剪粘混合泥塑裝飾 |
已敲掉馬賽克的坐龍 |
西施脊中段精彩的剪粘 |
尚未敲掉馬賽克的坐龍,紅色的腮幫子很顯眼。個人倒覺得,用馬賽克的龍身也還不錯看。 |
正在認真敲除馬賽克的工人 |
準備修復用的瓷碗材料 |
這些剪粘專用瓷碗是由大陸的德化燒製的 |
牌頭剪粘
檳城這裡閩式古建築的屋頂裝飾,在牌頭處都會用特別高聳的剪粘作品來裝飾,不曉得這種作法起源自何處,但在檳城這似乎是一種特色。大伯公廟共有六組這樣的牌頭剪粘裝飾,我用全圖及細部圖請各位一起來欣賞。
典型的檳城式牌頭剪粘裝飾 |
可以看到馬賽克的應用,以及不同於傳統剪粘的花朵作法。 |
細部圖 |
馬賽克,不知哪裡來、什麼人物的人偶,以及有點西洋式的尖頂。 |
這樣更可以看出房子的形式有點西洋味道 |
施工現場,前面就是準備用來修復的瓷碗碎片。 |
馬賽克、西洋瓷磚拼花、以及前面黑白拼貼的平面,都是這裡的剪粘特別的地方。 |
這組人物很可愛,我想應該不是述說什麼故事,我猜可能是工人被要求放人物在上面就找個瓷像來放?? |
各位認為這組人物可以和那個故事連結在一起嗎?大家一起來想想! |
一組完整的牌頭剪粘裝飾 |
我覺得這四尊可能是八仙,只是當時的工人自己不會作這些人物塑像,找現成的來拼湊,就形成這幅風景。 |
牌頭剪粘裝飾的上半部,可能是(?)檳城這裡特有的作法。 |
注意一下屋簷瓦當滴水的作法 |
我喜歡這兩尊強烈的對比 |
細節的地方好像隨便黏上去的,不過如果由地下往上望是不容易察覺到的! |
最後一組牌頭剪粘裝飾 |
好了,這裡西洋瓷偶也上場囉! |
細部圖 |
這裡屋簷的作法,我覺得是純西洋風格。 |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關連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