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1

西安清真大寺建築裝飾欣賞-2 :五間樓與明石碑坊

五間樓,望向明石碑坊

前面提到,我因為看到一大片由黃磚堆砌的牆壁,而購票進入西安清真大寺參觀,然後又因為雖然是清真寺,卻有著純中式建築風格以及大量的磚雕,令我在這裡流連許久。
作為第一、二進隔間,面開的五間的「五間樓」就開始看到更多的磚雕裝飾。


五間樓
西安清真大寺第一進院的盡頭,也就是第二進院落門廳有一座面闊五間的硬山式穿堂,又稱「五間樓」。五間樓門上懸著一面寫著“清真寺”字樣的匾額,這塊木匾四周刻有龍,非常精美。因為它是作為穿堂用途,因此中間寬闊,「五間樓」穿堂的兩側及背面都是用當地的青磚磚雕來作為裝飾。
五間樓穿堂
穿堂兩側前後的牆壁都以磚雕裝飾
五間樓背面面向第二進牆壁的磚雕裝飾
間隔用的大片牆壁常用阿拉伯文字作為主題

五間樓正背面的楹聯是用以漢字篆書“壽”為雛形,形似烏龜的阿拉伯文“漢字篆書體”書寫而成,據中國回族學網的說明:『瓦牌內容是真主的九十九個尊名,是由某位佚名阿訇獨創的一種阿文篆書體,運用阿拉伯語書法與漢字的書法的佈局、間架、結構、書寫章法將其融為一體,既保留了阿拉伯書法固有的魅力,又體現了漢字書法的傳統。兩種風格合為一體,可謂中阿合璧,奇姿迭生。』

原文請參考以下連結
《中国西安清真大寺 历代牌匾楹联鉴赏》

面向第二進,五間樓正面的楹聯
面向木牌坊,五間樓背面的楹聯


註:阿訇是一個古波斯語詞彙,意為「老師」或「學者」,在古代也是受波斯文化影響的民族對本民族中各種宗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如今該詞也是中國回族、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穆斯林對本民族中伊斯蘭教的宗教場所首領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稱。


明石碑坊
清真大寺第二進院落的院中央有兩組主要的建築物,其一為「明石碑坊」,另一為稱為「沖天雕龍碑」的一對大石碑。「沖天雕龍碑」下回再介紹。

明石碑坊為四柱三間石牌坊,中楣上刻有“天監在茲”四字,中楣兩側則分別鐫刻“欽翼昭事”和“虔誠省禮”,石柱上的石雕是以花草為主的淺浮雕。石牌坊東西有踏道,周繞以石欄杆,據記載此石碑坊建於明代。
明石碑坊全貌
中楣上刻的“天監在茲”四字
“欽翼昭事”
“虔誠省禮”
以花草為主體的淺浮雕
以花草為主體的淺浮雕

參考了一些網路上的資訊,對於明石碑坊 "天監在茲" 特別說明,這四個字出自《詩經》。分別在《大雅•大明》和《周頌•敬之》二詩中。《大明》裡有“天監在此,有命既集”的詩句,而《敬之》裡有“涉降撅士,日監在茲”的詩句。“茲”和“此”這兩個字以前通用,意思是“此地”。題額人將兩詩中的相關內容化成一句話,意思是上天正在監視著我們在此時此地的行動,白話的意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我們的所作所為,“老天爺”都看在眼裡。

根據伊斯蘭文化,真主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兩個天仙,左肩上的“來給布”記錄人們的善行,右肩上的“而替杜”記錄人們的惡行。凡是作惡的人,死後不能進天堂,而是在火獄,接受烈火的炙烤。“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此。


本篇所介紹的區域



下一篇:西安清真大寺建築裝飾欣賞-3 :沖天雕龍碑
前一篇:西安清真大寺建築裝飾欣賞-1 :照壁與第一進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