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堵是台灣寺廟建築必備的元素,在三川殿的對看堵一定都會製作一組對視的龍虎堵裝飾作品。龍虎堵的裝飾素材非常多元,石雕、泥塑、交趾陶、彩繪等都是常見的素材。以下這一篇就介紹了多種不同方式製作的作品
建築裝飾-龍虎堵
在全台灣那麼多寺廟的龍虎堵中,以剪粘製作的龍虎堵並不多見,不過這一篇我們介紹三組用剪粘製作的龍虎堵,全部都位於台北,希望未來在台灣其他地區也能夠看到其他以剪粘製作的龍虎堵。
台北福景宮 宮內左右牆壁
福景宮原是鄰近瑠公圳灌溉支線之鄉土土地公廟,於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拆除重建,又於民國54年(西元1965年)由陳天乞(西元1906-1991年)率陳世仁(西元1951-年)進行修整,製作正身大殿內、神龕兩側的龍虎堵,是由陳天乞親自打鐵骨泥胚,陳世仁剪片的作品。陳天乞司是台灣匠界尊稱為陶藝師五虎將之一,是台灣泉州派剪粘開山的洪坤福大師的得意門生。
由於當時是以玻璃為主要素材的玻璃剪黏盛行年代,因此原件為完全的玻璃材質,左側龍堵,龍首碩大威嚴;右側虎堵,猛虎昂首,生氣盎然。
這對剪黏龍虎堵是由陳世仁製作,也是台灣現在尚保留,少數用「留灰縫」技法的剪粘堵作品。這對作品因為是比較現代的製作,據陳世仁老師介紹,這個「留灰縫」是用水泥作為灰縫的材料,每片碗片的邊緣都有水泥邊,利用灰泥結合碗片,做出形與勢。這一對剪黏龍虎堵『即是用留灰縫的技法,做出雲翻浪滾的形態。降低了剪粘視覺上本有的銳利性質,讓其變得溫潤古樸。』
陳世仁老師詳細介紹了他花了五年半為台北陳德興堂打造的大型剪粘作品,上面就對此對剪黏龍虎堵有詳細的介紹說明,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前往欣賞。
國寶級匠師陳世仁:五年半手造的「家」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 正殿兩側牆壁前方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是大稻埕首屈一指的大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後曾經遷建至別處,1910年因實施市區改正,廟宇遷移(現址: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並保有原先建材,由陳應彬負責重建,1914年重建完成,而後僅有1994年重修前殿的記載。
這一對位於正殿兩側牆壁前方使用剪黏表現的龍虎壁堵,也是大面積大幅的作品,背景以泥塑上彩佔據比較大的面積,再以剪黏施作龍與虎等裝飾主體。剪黏創作並非採用全覆蓋式,而是刻意在背景的泥塑上留灰來表現出線條,再加上這對剪黏龍虎壁堵碗片的剪裁大小錯落有致,色彩豐富,整體看來顏色及形狀運用也非常大方。另外值的一提的是虎邊的松樹樹幹是用褐色的玻璃酒瓶作為素材,是非常不錯的巧思。可惜的是這對作品前面剛好擺百放了鐘和鼓,無法由正面拍到他們的全貌。
可以確定這對壁堵是1914年慈聖宮重建時留下來的作品,雖未署名作者,但絕對是大師之作。
下一篇:剪黏工藝欣賞(卅四) 笨港水仙宮 屋頂剪粘與交趾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