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樓上的雙龍搶珠。雙龍的身體使用耀眼的金色,在台灣幾乎沒有這樣的作法。 |
檳城天后宮並不是檳城著名的觀光景點,網路上只看到這麼一段對天后宮的介紹:『天后宮創立於1886年以前,早年建造會館的材料全是由中國運往檳城的。如今這座建築物是1895年重建的。天后宮主要祭拜海員的保護神“媽祖”,據說當海南人在19世紀移民來檳島的時候,大部份人的主要工作都被其他華人領先了,所以海南人只得投身廚師和漁夫行業,於是就有了拜媽祖的傳統。』
天后宮的門樓,門樓下方隱約可以看到「瓊州會館」的門匾。 |
雙龍搶珠正面 |
西施脊製作八仙和南極仙翁,常見於閩南寺廟建築。 |
雙龍搶珠背面,西施脊則製作人物戰馬。 |
天后宮原來並不在我們的行程表上,只是經過時眾人覺得可以進去看一看也就順道參觀。天后宮是一間新修的寺廟,裡面的裝修、裝飾看得出來非常新,譬如正立面整面牆都是用現代大量生產的石雕製作,所以我也就沒有多拍寺廟內面的內容。倒是屋頂剪黏,我無法判斷它們施作的年代,但應該可以確定不是近年翻修,而且主題風格和我所熟悉台灣某一段時間的屋頂剪黏作法很相似,譬如牌頭處的剪黏使用戲齣人物戰馬和檳城其他的閩式建築誇張的牌頭作法就不相同。檳城天后宮的屋頂剪黏是我所記錄的檳城閩式建築中,和台灣、閩南的作法最相像的,當然天后宮的屋頂剪黏也有獨特的地方,譬如金色身體的龍、麒麟背珠、屋脊捲草的形式等等,多少有一些檳城地方的色彩。
垂脊上牌頭的人物戰馬 |
垂脊上牌頭的裝飾 |
垂脊上牌頭的裝飾 |
三川殿屋頂裝飾(正面) |
麒麟背(吐)珠。麒麟下方擺了一隻蝙蝠,整體不知是什麼含意? |
造型簡單的鰲魚剪黏 |
剪黏裝飾簡單樸素,反而更耐看。 |
三川殿屋頂裝飾(背面) |
麒麟背(吐)珠 背面 |
鳳凰 |
和隔壁建築交界處有一堵突出的山牆,造型也特別,我們都猜不出它的含意,先貼出來再說! |
在閩南建築習見的「捲草」,在這裡有不同的作法,也很有特色。 |
另一處捲草裝飾 |
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網友胡紅波老師看到大門相片上的「瓊州會館」四個大字,判斷天后宮是「瓊州府」籍僑民捐建,也就是海南島僑民的「會館」所在。建築匠師和閩南關係深淺如何?以致於風格上的閩南成分如何?
我是這樣解讀:媽祖信仰源自於福建泉州,幾乎有福建泉、漳移民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媽祖廟、天后宮。傳統上海南島瓊州並沒有字記得特建築,因此當海南人的漁夫要修建天后宮拜媽祖時可能就去聘請閩南的匠師前來修建,因此在屋頂剪黏的表現形式自然呈現閩南建築剪黏裝飾的味道。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關連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