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塘剪黏,很多組件都是事先燒製好,在粗胚上黏上去。 |
綜合各種資料,台灣剪黏工藝所使用材料隨著時代及生產技術的演進,歷經幾個時期,簡單說明如下:
杯碗時期 約在西元1950年以前
在清道光中末期~日據中期,因早期台灣延聘來自大陸的剪黏司來台興建廟宇,因此大部分都是由大陸進口陶瓷剪黏材料來製作剪黏。
在日據中期~戰後初期則由於本土匠司逐漸興起,此時因材料短缺,剪黏開始引用日本生產的碗片,作為主要外觀材料,匠司們俗稱為「碗瓷仔」。此時期的黏貼外觀材料雖改用日本茶碗,但它仍屬於陶瓷剪黏的範疇。
戰後台灣也有專門製作剪黏專用的彩色碗來供應剪黏製作所需,如台北保安宮、北港朝天宮的屋頂剪黏都是使用此種材料知名的範例。
台北保安宮-鰲魚 |
台北保安宮-長春白頭 |
北港朝天宮-祈求(棋球) |
北港朝天宮-吉慶(戢磬) |
彩色玻璃時期 約在日據時代晚期至今
我所知道台灣最早使用玻璃為材料來製作剪黏是何金龍大師,當時在佳里金唐殿及南部數座寺廟修建時是向日本訂製特製規格的玻璃來使用。
接著在戰後為了因應各寺廟修復的大量需求,在材料短缺的情況下,遂有剪黏司改用彩色玻璃為主要素材的鑲嵌技藝來製作剪黏,使用由工廠吹製剪黏專用的彩色玻璃球,再加以裁剪,作為表面材料。那時生產剪黏專用的玻璃工廠多半位於臺北艋舺、新竹一帶。
佳里金唐殿-何金龍剪黏 雙龍搶珠,1928年作品。 |
佳里金唐殿-何金龍剪黏 鳳凰 ,1928年作品。 |
而大約在1968-1974年間,曾有少數司傅使用過壓克力與塑膠片作為表面材料,不過這兩種材料並不耐用,現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當時用壓克力與塑膠片所製作的屋頂剪黏脫落非常嚴重。
淋塘時期 約在西元1980年左右以後迄今
由於民國70年代以後,台灣經濟起飛,新建或改建寺廟的市場需求量大增,傳統剪黏材料手法製作時間長,耗工又耗時,於是有工廠以開發模具方式,快速且大量的生產各種不同尺寸、顏色的材料來取代傳統剪黏材料,稱為淋塘,屬於一種燒製完成的瓷器。具有不易毀損的優點。
由於成本低、產量大又快,這種材料前甫出現時,整個市場很快就被淋塘取代,目前台灣新建寺廟屋頂幾乎都以淋塘剪黏為主。由於無法裁剪,也無法另外上色,因此作品遠看雖然豐富熱鬧,但細看較為生硬、呆板,且凌亂不具收藏價值。淋塘作品只是將淋塘片黏上初胚,不需剪黏工藝。嚴格來說,淋碭材料其實不能算是剪黏的範疇,僅能算是傳統剪黏的替代品而已。
淋塘材料利用灌漿、壓模製造,幾乎大部分的組件都可以事先做好。 |
這朵花的花瓣和葉子最能表現出如何事先做好淋塘組件 |
由於淋塘剪黏的藝術價值比較低,而且同質性又太高,所以我比較少會去拍照記錄。最近因為常爬仙跡巖,有次看到景美仙跡巖廟的屋頂可以爬上去,有機會非常近距離拍攝淋塘剪黏,因此就以景美仙跡巖廟及其他最近拜訪過使用淋塘剪黏的寺廟來介紹淋塘剪黏。
景美仙跡巖廟
景美仙跡巖廟
淋塘剪黏 -龍 |
淋塘除了小組件外,大型立體人物財子壽三仙也可製作。 |
林口樂善寺淋塘剪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