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1

剪黏藝術欣賞(十九) -馬來西亞檳城 韓江家廟

潮州會館 韓江家廟的正門。
前面的馬路車水馬龍,等了好久都無法拍到車輛淨空的畫面。
中廳屋脊上的剪黏裝飾,正好說明李乾朗老師所言:
『脊上的剪黏好像要溢出脊外』。

潮州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另兩個是廣府人和客家人),其建築的風格和我們習見的閩南建築有些一些差別。因為在台灣很少見到潮州建築,只有台南的三山國王廟是全臺唯一完整的潮州式建築,據介紹原廟中的一磚一木均來自潮州,屋頂全用黑色筒瓦配上綠釉瓦當滴水,灰泥白牆,就連棟樑雕刻及壁上裝飾也出自潮州師父之手,不對潮州建築的特點並不是十分瞭解,只能引用李乾朗老師所著的「古蹟入門」書上說明:『屋簷及屋面平直,屋脊的曲度亦較閩南是平緩,不過脊上的剪黏繁複華麗,好像要溢出脊外。潮州師傅善於剪黏是遠近馳名的,所以剪黏的裝飾甚於閩南。』

檳城潮州會館韓江家廟是我們在檳城參訪唯一的潮州建築,也是李乾朗老師稱譽為「華人地區最美的潮州建築」的精美建築。韓江家廟位於檳城皇后路(Lebuh Queen)的盡頭,始創于咸豐五年(西元1855年),原稱潮州公司。2003 年 9 月韓江家廟開始修復工程,全部工程於 2005 年竣工,並且於 2006 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是檳城的一級古蹟。

本篇介紹韓江家廟的屋頂剪黏裝飾。這裡的屋脊比較平緩,屋頂也是以剪黏裝飾為主。不過仔細比較,剪黏作品的表現方式和閩南式的屋頂剪黏還是有些不一樣:
譬如我們在屋頂上看到雙龍大部分以「雙龍寶塔」或「雙龍搶珠」來表現,但這裡則是在雙龍中間做了一尊坐在屋中的佛像;屋脊的鳳凰後面各做了一尊睡臥的人物;而牌頭上的裝飾主題也是另外一個趣味看點,前面樓房使用灰塑(彩塑)為主、剪黏為輔,無庸置疑是戲齣故事,但戲齣的後面又緊挨著立了一組大型剪黏人物以及一尊灰塑的侍從。

韓江家廟的全景透視圖與剖面圖
(翻攝自韓江家廟說明板,陳耀威老師繪)

韓江家廟共分三進,分別是門廳、中廳和後廳,讓我們依序來欣賞潮州式的剪黏作品。


門廳的屋頂剪黏
韓江家廟緊鄰大馬路,它的門廳規模不小。不知道是不是潮州建築的特性,門廳的屋頂裝飾簡單低調,裝飾的重點在西施脊上,共有四個牌頭只分別安排單一的人物塑像。請特別注意看這裡的剪黏武將人物,其甲服部分都使用月牙狀的甲毛,與火柴狀的摃鎚拼貼裝飾。甲毛、摃鎚的作法是潮汕剪黏的特色,這就令我們想起何金龍大師在台灣所留下來使用這種工藝的剪黏創作,何大師是廣東汕頭人,他的剪黏武將自然沿襲潮汕剪黏的風格。
門廳中段西施脊剪黏,中間「雙鳳朝牡丹」,兩邊是戲齣故事。
右側近拍
左側近拍
韓江家廟的屋頂中間較高,兩側較低,三個廳都各有四條垂脊因此各有四個牌頭。前廳的牌頭主題比較簡單,只製作單一的武將人物塑像,以下幾張就是前廳的牌頭人物

中廳的屋頂剪黏
中廳的屋頂似乎是裝飾的重點,各種主題豐富多了,而且從正面、背面望去分別有不同的風情。
由前廳望向中廳的正面
中廳的屋頂剪黏裝飾
中廳屋頂剪黏近影
中間是很特別的做成禹門或龍門的牌樓,內有三條向上跳躍的鯉魚,象徵「鯉躍龍門」。
右側的龍鳳剪黏。右側屋脊的鳳凰後面做了一尊貴妃醉酒似的臥美人,是我第一次看到利用這個狹小的空間所做的主題,非常有創意。
左側的龍鳳剪黏。左側屋脊的鳳凰後面則做了一尊露出胸部、睡臥著的男人,也符合男左女右的傳統。
最左邊牌頭上的文官
中間左側牌頭的裝飾,下方樓房使用灰塑(彩塑)為主、剪黏為輔,是一齣戲曲故事,上方則立了一組大型剪黏武將人物以及一尊灰塑的侍從。
剪黏武將人物特寫
戲齣故事特寫
中間右側牌頭的裝飾,同樣是下方一齣戲曲故事,上方大型剪黏武將人物及侍從。
剪黏武將人物特寫
戲齣故事特寫
最右邊牌頭上的文官
中廳屋頂右段中脊裝飾
中廳屋頂左段中脊裝飾
中廳背面
中廳背面屋頂剪黏,「鯉躍龍門」的背面是一座笑臉大肚的彌勒佛,成為「雙龍拜佛」的脊飾。
中廳背面牌頭的人物裝飾
中廳背面牌頭的人物裝飾

後廳的屋頂剪黏
後廳理應是整棟建築最尊貴的地方,韓江家廟的後廳屋頂反而是裝飾最簡單的廳。
後廳屋頂,由於角度的關係,只看到西施脊頂端的一些作品。
後廳屋頂武將裝飾
捲草,不過造型方正,沒有捲的感覺。
後廳屋頂武將裝飾





資料整理、相片提供:許聖松
關連閱讀:
「剪黏」專題 (本專題有十多篇與剪粘工藝有關的介紹,歡迎連結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